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乡村婺源行 黄莲寺

(2009-07-19 16:39:04)
标签:

老实游记

朝圣之旅

江西

最美乡村

婺源

黄莲寺

旅游

美丽乡村婺源行 <wbr>黄莲寺

 

  离开李坑,我们很快来到了下一景点——祥云山景区,这里距李坑约两公里,主要看点是“黄莲寺”。这次来江西,由于时间安排的很紧张,恐怕是没有时间去净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参观了,今天能够在途中遇到寺院,感觉甚随心愿。刚到景区门口,当地导游便接替了我们随车导游阿莲的工作,带领我们进入景区。顺路右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被称为“夫妻树”的大橡树,两棵树比肩而立,一高一低,夫树高大雄武,妻树婀娜飘逸,倒也确似一对恩爱夫妻,相偕而立,笑迎游人。继续前行数十米,眼前闪出一片开阔的江滩,将一江碧水分成了两支,远望青翠茂密、起伏跌宕的竹林,伴着茫茫江水,宛如一副精美的水墨画卷。导游指点着江滩告诉我们,说这里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外景场地了,当年潘冬子“小小竹排江中游”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沿路的右边有一个不起眼的泉子,叫作“灵泉”,传说当年苏东坡居士贬居江西时与北宋高僧佛印大师曾饮此水,并立石为证,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泉水,水质看起来也有些浑浊不堪,大约是受了污染的样子。路的尽头,有一座“状元桥”,传说在唐乾宁年间,一李姓放牛娃边放牛边苦读诗书,目睹了过往行人通行的不便,发誓如果考上状元,一定捐资为家乡百姓建一座便桥,结果他真的高中,此桥得以顺利建造,为了纪念他,百姓便称之为“状元桥”。佛印大师知晓此事后,欣然题诗一首:“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颇有几分禅意。


  从“状元桥”右转,不远处便是黄莲寺,寺门上方悬挂着“敕赐黄莲院”的匾额,两侧对联写到“白云丹桂绕古寺,明月清风照禅心。”依稀显示着当年黄莲寺的辉煌不凡。拾级而上,经过两层十九级与一层二十一级的台阶,来到了一块古碑前,所谓古碑,其实也是后来翻修过的,正面重新镌刻了记载着古寺历史的碑文,而反面,则是原有的碑文,只是在历经了沧桑之后,早已是残缺不全,模糊难辨了。绕过碑亭,眼前黄色的飘带挂满了枝头,有三座小房子围成品字形,正前方是大雄宝殿,看看眼下的这座皇家“敕赐”寺院,真的是今不如昔了。


  导游带我们首先进入东侧简陋的观音殿,祭拜镇寺之宝银杏木观音像,一位自称来自峨眉山万年寺的法师为大家简略讲解了三皈的含义,念了一遍心经,然后便在导游配合下指点不少游客去正殿礼佛供养。我进入正殿后,看到有两位法师在导游配合下,正逐一劝解游客供灯、烧香、拜佛,为重建寺院做功德,便晓得这里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部分了。这一路上,因有不少同伴很喜欢听我讲佛法知识,我便一直想找个寺院,求些结缘的善书赠送这些有缘的同伴。今日来到黄莲寺,感觉机缘非浅,于是便和一位法师交谈,交流了些看法,自愿做了供养,然后为同行的伙伴祈请几本结缘的善书,这在济南的寺院看起来非常平常、非常简单的事情,然而在这里却竟然未能如愿。法师解释说寺院正在筹资重建,经费紧张,故未能印下佛经、善书结缘赠送。我表示理解,但还是婉言向法师建议,寺院丛林,承担如来家业,当以弘法利生为要,每天这么多善众来此礼佛,并修供养,若没有佛法可传,甚为遗憾。法师以为然,慨然应允,今后定当注意此事。


  我与法师交谈之际,两位导游靠得很近,听得仔细,大概我所说佛法与她们背熟的导游词大相径庭,于是产生了浓厚兴趣,双双尾随我走出大殿,问了我一些关于佛法的问题,还说起了她去年曾经来济南千佛山兴国禅寺礼佛的趣事来,我一一作答,令其欢喜开解,并一再感叹今日相遇之缘。

 

美丽乡村婺源行 <wbr>黄莲寺

很不起眼的灵泉

 

美丽乡村婺源行 <wbr>黄莲寺

 这牌子名气可够大的

 

美丽乡村婺源行 <wbr>黄莲寺

小小竹排江中游

 

美丽乡村婺源行 <wbr>黄莲寺

状元桥的介绍

 

美丽乡村婺源行 <wbr>黄莲寺

黄莲寺里的匾额

 

美丽乡村婺源行 <wbr>黄莲寺

石刻碑记

 

美丽乡村婺源行 <wbr>黄莲寺

 黄莲寺等待重建

 

美丽乡村婺源行 <wbr>黄莲寺

 香火缭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