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抚慰失去老伴的父母(集思广议版)
(2014-12-22 20:55:39)父亲12月15日去世。19日,我在微信和微博上向大家求助,该怎样安慰、照顾母亲。@共享World
说这个可以作为公益话题:#如何安慰失去老伴的父母#,寻求答案,指导大家,同时对现在的老人也是一种心理疏导。现在我把收到的建议复制下来,与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做法点击这里:
@白饭如霜:陪伴,耐心创造条件让老人培养新爱好,宠物。
@麻春玲人卫社:带她离开原来的环境,让她多和小孩相处。
@思齐:陪着她一起哭,释放情绪。孩子哭,母亲会变得坚强。当年我爷爷走,奶奶就很坚强。帮她找事做,比如信仰。
@任志茜:无论如何都是非常悲伤的一件事情,节哀。如果你的妈妈爸爸感情好,痛苦会更重。如果你妈妈平时决断都依赖你爸爸,基本上更痛苦。还好她孩子多,又有孙子辈,多让小辈陪她吧。但只能靠时间慢慢治疗。或者读读佛经,会想开看开,一切都是缘分,缘尽人散。
@蔡袖:我爸爸去世很多年了。我妈本身还算坚强,她有自己的事情做,也爱看书,我帮她报了老年书法班。我的方法就是陪伴和让妈妈有事情做。
@耿佳:父亲今年因病去世才49,我安慰母亲的说法就是:我们要好好活下去,加上父亲的那份。
@清水白衣:你必须陪伴着母亲,可以叫母亲的亲戚姐妹陪着。
@小木:陪着她,创造需求。长辈再年老、儿女再成年,对儿女、子孙有用,觉得自己能够保护帮助孩子,往往即是最大欣慰与动力。
@张伟文:接过来,给予陪伴。然后走出去,带她旅游,给予父亲给予不了的感受。
@流鲤:守候。晚上建议家里有女性家属可陪睡,很多老人,配偶离世,他们更多的会是内心惧怕大于忧伤(当然必定是忧伤的,但可能老人突然意识到死亡的阴影已迫在眉睫,会异常恐慌两三个月,甚至晚上无法无眠),所以尽量多宽慰,多陪伴。不要让她觉得家里冷清没有人了。我外公和爷爷奶奶去世时期的切身体会,可能每户人家情况不同,希望有帮助。
@连谏:条件允许的话,和母亲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抚平她内心的伤疼。
@清影横笛:多跟母亲聊父亲以前的能干,聊父亲对母亲有过(或者你也可以编造)的温情,说父亲常常在你面前夸她能干今生娶到她还给他生了这些好孩子真是太感谢太知足了,说他觉得这辈子很值了,相信自己离开人世也会开心在天堂看着一家人好好生活笛:
@曹敏:陪伴,话语这时候其实没什么用的。
@余一梅:游山玩水或是下一代对她有需求。人容易对新事物感兴趣,注意力转移就不会太悲伤。时间长了慢慢会好起来的。祝好。
@幸福商圈:母亲想要什么样的环境就创造什么样的环境,母亲想去哪就安排去哪,想要什么就给予什么,支持母亲做她想做的事。
@鸣珂儿:默默悦伴不打扰,照顾饮食起居。
@幸福商圈李柔强:陪伴是最好的安慰!
@帘儿:带上她和最爱的孩子家一起生活。
@汤司令:施主,节哀顺变!找个有信仰的人问问!自己理解最好!还可以探究《无量寿经》、《金刚经》、《地藏经》!阿弥陀佛!我们遇上的人,物,事,都是冥冥之中天注定!乘愿而来!随缘而去
!缘深愿浅,随遇而安!阿弥陀佛!
@上海科技单宝枝:可能的话,接到身边,除关心安慰外,让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分散注意力。
@奇迹王航:父亲已经重生,死是另一种生!活好此后的人生就是对父亲最好的爱和纪念
@诚成妈米和面:把母亲接到身边,再让她有点事情做,免得一个人总是胡思乱想。
@张伟(静欣):什么都不用说,默默地陪伴和感恩,一切都往好上挂。父母就是老小孩,我们就是陪伴和爱!
@小农女李英:默默地陪着她就好,不需要讲太多,她从头到尾都明白,都在回忆了。
@麒轩:陪伴。不用刻意说什么,做什么,就只是陪着。
@杨伟艺:安顿好她与谁生活,谁照顾她,最重要。有时间,多陪陪,多唠嗑。其实老人家对生死都看得开,他们心里最怕给儿孙带来麻烦,因此,很多单身的他们都要自己生活。儿孙孝顺就是老人最大的福气!
@加州爱人jessi:陪伴,和允许她伤痛是最佳。不要劝说活着的人好好活着才是最最重要之类。
@李晓秀:节哀,陪伴是最好的疗伤。
@果海霞:陪伴是最好的安慰。
@包罗万象:人有前世、今生、来世,缘份在继续,空间不同而矣!人在人间是一个定数,使命完成得执行下一个。
@Diningbarbie:这种事情没有的安慰的吧,有儿辈孙辈老姐妹在身边就很好了,要允许独处和悲痛。
@小R_優雅的刺猬:主要看母亲的性格,喜欢安静就要给她留有空间,喜欢热闹就要经常陪伴;对于父亲的依赖感重不重,重的话需要找到替代物,否则很容易生病。
@i刘燕:每个为人儿女者都要面对的一天……陪伴,倾听,说开解的话。每一项都给予足够的耐心。时间会悄悄抹平一切。
@有女黎鸢:给她足够的时间……也给她足够的回忆吧……还没经历过,不想经历也知道一定会经历。过段时间回来看你的整理吧……
@丛虫时移事往:我带她出去旅行了几个月,陪她说话,陪她哭。
@梦芝-:陪伴,听她倾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安抚她的心。
@仪修文u最美的关系:回复@李鲆:根据母亲的爱好和能力,给她找点事干:比如买点毛线,让她给孩子织个帽子~手套等等,让她觉得亲人们很需要她。
@广济桥散人:节哀,陪伴是最好的安慰。
@德尔斐:脱离旧环境,以免触景伤情;给她找点事做,忙起来会好一点;最好出门转转,去没去过的地方,体力够的话越远越好。
@西安的西北偏北:多多陪伴,不用说太多。请节哀。
@郭雪波:陪伴老人家,找安静地方散散心,再找点高兴的事做,如让小孙子辈娃仔逗趣什么的。
@仪修文u最美的关系:经她同意,暂时离开家,小住一段时间。
@书医_吴庆:陪伴,倾听,帮助做点家务事。再陪伴,再倾听,再陪伴,再倾听……
@销了皮的苹果:陪在她身边,什么都不用说。她会和你说的
@wyan2000:1)节哀。2)照顾好母亲,多配母亲聊天、吃饭;如果老人家能走,多出去转转;找老同时唱歌、说笑等。
@身心灵李天白: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下一段旅途的开始。问题就在于活着的人如何去告别。
@阿丽埃蒂睡着了:耐心陪伴,时间会治愈她。
@蔡程方:别说太多,还是让母亲保留自己的生活节奏,这阵子多陪陪她,料理好后事儿。不要有意去谈论,需要一个特别漫长的过渡期,特别是过年的时候,这是一个坎儿。望一切安好。
@北贾村的自留地:在一个访谈节目里看小陶红说他爸去世她很伤心,但后来她想通了就不伤心了,亲人即使到了天国他依旧惦念和爱着人世的我们,我们也爱着他,我们彼此有一种精神上的连接,这种连接超越生死。
@余雷的微博:一定要有人陪,不要安慰,不要过多谈论,慢慢淡忘,慢慢习惯。
@含章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我父亲去世时我还小,我不知道怎么安慰我母亲。但每当她躲在卧室哭的时候我就知道除了在外面等着,等她自己平复没有别的好方法。
@麦麦_多多:也许是陪伴吧。
@江边小径:换个环境生活吧。
@小小酥628:节哀。。陪伴是最好的吧~
@李环芝:父亲瞬间去世,家里突然间整个天塌下来,母亲在胡同口抱着父亲,边喊父亲的名字,边等着二妹妹去村里的诊所叫医生来!这一刻,妹妹现在谈起都不能自己。我跟小妹赶回去,母亲已经卧床两腿瘫软起不来,我坐床沿,拿着我妈的手说,妈,不用担心,有我在就什么都别怕!我们仨会照顾你,有我的就有俩妹妹的!那一刻,我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妈妈还算不糊涂跟大舅教我怎么去跟本家的叔叔,大伯们商量,在外面给父亲买坟地的事。其实,亲人离去的痛苦,谁都劝不到心里,也只能靠时间来愈合!后来时常看到母亲自己偷偷的哭,做为儿女不知道怎么劝,也只能鼓励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跟外面老人接触聊天,分散她注意力!父亲走后我也才深切体会到,哦,他们原来真的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