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九晚不五:午睡传说
(2008-09-08 15:46: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职场:干嘛要上班呢? |
午睡传说
青青李子
同样八小时工作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安排。
一种是,早上八点到单位,十二点下班。下午两点(夏天是三点,另加一小时午睡时间)再去单位,再上四个小时班。这种多是小城市,或行政事业单位。另一种,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大城市、公司大多如此。
第一种的好处是,中午时间长,可以去学校接孩子,回家做饭,吃完饭还能小睡一会儿。可以找个饭局,大家吃吃喝喝,完了上班还来得及。行政事业单位,小一点的城市,多采取这种时间安排。第二种的好处是,时间紧凑,不用浪费双倍的时间在路上。早上可以晚起床一个小时,多睡一会儿。相应地,下午也可以早走一会儿。大一点的城市,外资内资合资独资各种公司,多采取这种安排。
哪个更好?各有利弊吧。你习惯了哪种,哪种就是好的。
有个朋友毕业后曾在北京工作了几年,后来父母在家乡小城帮他找了份体面又清闲的工作,收入也不错。但他回去呆了大半年,还是忍无可忍,又回北京。他抱怨说:在小城,上班早,下班晚,中午两三个小时无处打发,时间被切割得支离破碎。你呆在单位,无事可做,又不算你加班。你回家,时间全耗在路上。尤其是夏天,毒太阳下面回家吃饭再回单位,能把人晒成非洲友人。实在是太可恶了。
而我曾在小城工作和生活过很多年,早就习惯了早八晚六,每天中午一定要小睡片刻,哪怕是冬天,也要迷糊上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刚到北京时,总觉得连续工作8小时相当不人道。吃过午饭,就觉得像是吃了安眠药,脑袋开始发沉,眼皮开始发涩,反应开始迟钝。每当这时,就十分怀念小城。可恶的是,同事们不仅不同情我,反而对我这种类似饥则食渴则饮的正常生理反应揶揄有加。曾有个家伙一脸正经不怀好意地问:“传说,你们老家中午是要睡觉的?”我便恶声恶气地回答:“不用传说。你面前这个,就是习惯午睡的。”
俱往矣。前天中午两点半,因为一件什么事,打电话给外地的一位朋友。电话响了好几声她才接听,而且哼哼哈哈的,毫不热情。我一是怒从心头气,恶自胆边生,道:“怎么?我打电话给你,你不高兴啊?就是不高兴,假装高兴骗人开心一下会死啊?”
那边静默了有半分钟,这才开口道:“我们这里,这个时间,正是午睡时间……”
我这才发现,我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午睡过了,而且,脑海里也已经没有了午睡的概念。
我开始怀念小城了,就像我怀念午睡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