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代人的经典:欲把金庸比杰伦

(2008-04-07 09:40:39)
标签:

文化

三代人的经典:欲把金庸比杰伦
www.cnjxol.com 嘉兴在线新闻网  2008年01月18日 10:01:28

编辑人语:金庸历时6年完成的第三次修订版武侠小说作品集,将由广州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联合出版,并预计于今年3月正式上市。据《青年报》报道,始于1999年的第三次修订,绝对是金庸晚年的一个大手笔。他把自己1972年封笔前创作的15部武侠小说全翻了出来,逐部进行修订,有的作品几乎每一页都有改动,平均每部修订时间超过六个月。改动幅度之大,历时之长,用力之多,都创了金庸的纪录。

在我们这代人眼中,金庸的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的经典,它登堂入室到现代经典文学殿堂,提高了通俗文学在内地的地位,完成了中国文学雅俗的分流。本期《独立书评》,我们邀请了一位金庸迷——青青李子就金庸修订旧作这个话题发表他的观点。青青李子,金迷。每年读一遍以上金庸,出版有《爱情这江湖——解读金庸笔下的爱情》,另有《职场韦小宝》、《金庸美食地图》即将出版。

金庸历时6年新修订的武侠小说集,将于3月正式上市。至此,金庸小说便有了三个版本:一是原版本,即当年在报上连载,以及由连载文字直接结集成书的版本。二是旧版本,即当年金庸花费十年工夫修订的版本,国内由三联出版社出版,也可称三联版。三是新版本,即这次新修订的版本了。

金庸为何要修订小说?原因不外有二:其一,为了精益求精。金庸小说最初是在报纸上连载的,每天写一段,自然难免脱漏不妥之处。三联版虽然已经过大幅修改,但其中毛病仍然不少。比如,旧版本兵书秘笈藏在倚天剑、屠龙刀中,而竹、木、革等物易燃,刀剑藏兵书是不可能的事。新版本改作刀剑中暗藏玄铁片,玄铁片上记载兵书秘笈埋藏地点,就比较合情合理。在改正谬误的同时,修订也是挑战自我极致的努力,试图让小说更加完美。

其二,为了吸引眼球。金老爷子是个人精,自然明白自己修订旧作,会引起新老读者之间的争议,从而制造出种种新闻事件,吸引更多的眼球。他在修订旧作时,并不只是埋头书房,而是不断爆料,所谓修订未动,炒作先行,各种新闻论争已经是铺天盖地人人皆知了。到书一出,估计许多人会立马再买一套回来,对着旧版看看到底有哪些不同——老爷子的目的大概也就达到了吧?

要讨论上述两个原因哪个更接近事实或者孰轻孰重是比较困难的。我们且来看众多读者的反应好了。据网上调查,多数读者不看好金庸修改作品,说是要维护旧版本“缺陷美”。是啊,旧版本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已经深深植入那一代人的脑海,成为那一代人的经典。让王语嫣最终弃段誉而去,改嫁已经疯掉的慕容复;让黄药师和梅超风上演师徒恋,黄药师还要写情诗;让韦小宝跟人赌钱输光家当,最终妻离子散……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老读者接受的。

是的,我也是这些老读者中的一员,我对金庸修订旧作也不感冒。可是,当我本能地想表示反对时,却忽然想到,当年金庸第一次修订旧作时,也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的。当时读原版本的读者反应激烈程度,大概不亚于现在旧版本的读者。但金庸还是坚持修订了,而且,修订后的版本,又成就了一代人的流行经典。那么,安知金庸的再次修订不会成就新的高度,铸就新的经典?

新版本肯定不是给我们看的。“修订版的目标读者群主要锁定十几岁的中学生。因为他们大多没看过上世纪80年代火爆的金庸剧,对新事物比较能接受。”我们当年读金庸时,不也正是这个年纪?新版本以他们为读者群,自然要更多地考虑和迎合他们的审美趣味。新版本,也许真的能成为他们的最爱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典。金庸放言,只要他还活着,只要还写得动,10年后还要再进行一次大的修改。如果这个构想可以成真的话,我们可以预言,今天的一切争论,到时还会上演。

说到金庸,又想起一件事来。前两天听一位同龄朋友大批周杰伦,便忍不住反驳道:“你记不记得,当年我们听邓丽君,也是被家长狠批的?是的,我也不喜欢周杰伦,但我不批评他,不批评喜欢他的人。”所以,对于金庸的修订版本,即便不喜欢,也应抱着与时俱进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通辑何小小
后一篇:诱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