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在理智上可以理解,在感情上就难以接受。
前一阵子,我到一个MM的博客,见到里面一篇文章。怎么说呢,她不是抄袭,绝对不是,只是克隆了我的创意。一个千字情感短文,标题只比我的标题少了两个虚词,文中事例不同,中心句子就是一样的。这真是一种讨巧的写法。事实上,我早就知道她有这种讨巧的写法,但讨巧到我头上,还是让我大吃一惊——这哪里是讨巧,分明是笨嘛!
其实早在N久以前,就有一位相熟的编辑,对我提起她这种写法。意思,知道我跟她熟,关系不错,想让我劝她一劝。但,这种事,让我怎么开口说呢?开口了就是让人难堪的。再说,谁还没有新手上路过呢?谁没有模仿过别人的写法、创意呢?再再说,克隆创意这种事,能犯到哪一条呢?除了在圈子里让人看轻外,别人还抓不到什么把柄。再再再说,这MM靠卖字为生,生活所迫,急功近利,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没有想到的是,现在这MM在圈子里已经很有点小名气了,却还是这种操作法。特意搜了一下,有些文章,真是让人看着眼熟啊。有一篇是明显克隆我很尊重的一位老大的。她确实是聪明,只用创意,事例细节一概换过,句子也没有雷同,确实不是抄袭,确实让人不好说什么;她也真是太笨,克隆这种事,倒也不是不能做,但是有规矩、有底线,就是绝对不能克隆身边的人、圈子里的人、自己朋友的创意,那样的话,在圈子里的名声就会臭掉。
我所知道一些高明的人是这样做的:看外国电影,从里面扒情节和创意;看古籍,从里面扒学识、细节,改头换面用进来,用得非常成功的例子是河南某作家小说结尾,全村人学狗叫;还有,看海外小说,大家不算太熟的,用着可以放心一点;如果懂外语的话,自己直接找素材更好——事实上,学习和借鉴是写字这一行当所必需的。就是看谁高明,谁更笨了。你阅读量比别人大,知识面比别人丰富,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谁又能挑出你毛病来?写字这活儿,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你总是在小圈子里克隆来克隆去,能有多大出息?克隆完朋友的,再向朋友道歉:“呀,我是不知在哪看见的,忘了,有点印象。觉得句子好,就自己用上了。”这样做,很好玩吗? 自己不觉得丢脸吗?
看到这篇博客的朋友,拜托不要问我说的是谁,问了我也不会说;至于上面提到的这位MM,我不好当面对你说这些话,我也不会拉你来看这些,我只是希望,你能在无意中看到,并且,反思。亲爱的,不是我要给你难堪——我真是怕你难堪,所以没办法当面向你说;但是,老这样混下去,你会把自己给毁掉的。真的,私下向我说你克隆的,已经不是那么三五个人了。领袖早就说了,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响鼓不用重锤敲,MM,你其实并不笨,但,拜托不要一直耍这种小聪明好不好?总是耍小聪明,就是笨人了。
我现在越来越厌恶某些流行文体如感悟、笔记、情感小文的写作,在我看来,这个圈子里,真的像焦大骂的贾府,没有几个干净的。大家都像是直肠国里的厨师,到处搜寻别人拉下的大便,再添油加盐放葱花回锅炒一下,OK,就又端上桌去骗钱了。这样也未免太没有敬业精神了,而且,让人恶心。写这些东西,虽然好写,好发,而且容易被转载(特别是向上的感悟和温暖的情感),而且我对这些破文其实也颇有心得,而且我也喜欢钱,这种字好换钱;但,总这样写下去,我会觉得没劲,而且瞧不起我自己。
总要写点好玩的、别人玩不了的、让自己满意的东西吧?
总要尊重自己,如你克隆的那位老大所说的,“爱惜自己的羽毛”吧?
总要有点职业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