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

(2012-12-17 13:57:02)
标签:

教育

分类: 佛学经典

《弟子规》与企业管理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家规的集大成。在中国本土的思想最初发展的是《易经》,我们的始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所为我们揭示出来的人生的真理。《易经》所阐述的就是一个概念,就是易,这个易它有三个含义,一是“简易”,它叫简单明了。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术思想都是简单的,复杂事实上就不容易推广。所以老子讲“大道至简”。二是“变易”,就是变化无常的意思,我们看这个世界没有一刻不在改变。三是“不易”,就是不变。从变动不居当中找到不变的本体,再从不变的本体以不变应万变,这只是《易经》的学术思想。我们为什么学习《弟子规》?我们是顺应《易经》的学术思想,我们讲简易。

我们中国有一部伟大的大部头的百科全书,叫《四库全书》。穷究我们一生的精力无法学习。怎么办?就讲简易。我们看到一棵大树有几片树叶?我们不晓得,与其一片一片的去算这个树叶,不如掌握它的根本。所以《四库全书》是枝叶花果,而《弟子规》就是根本,它的主干是四书五经。我们就了解到这就是中国文化了不起的地方,它展开可以是一个《四库全书》,浓缩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的《弟子规》。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儒家学术思想的精华,就从《弟子规》下手。我们老祖先非常的有智慧,因为他在这么样广阔的学术思想当中,把这么样精华的东西浓缩成一千零八十个字。

 

《弟子规》——最彻底的管理方法

 

当您对员工效率底下而抱怨的时候,当您因公司内耗而疲惫的时候,当您面对惨淡的经营而无法拓展事业的时候,您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您可曾想到,一部仅仅1080字的《弟子规》,却蕴含着最彻底的管理方法。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一直以来,《弟子规》被誉为是入学儒家典籍的基础,是孔子关于如何规范人性教育的总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劝诫人们如何弃恶从善、成就圣贤的经典解读。《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弟子规》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精髓,又易懂且便于落实,一些企业开始在公司内部组织员工学习《弟子规》及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当《弟子规》在被纳入民族企业文化建设之后,不仅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更为民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自信。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

 

管理核心是人的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在没有管理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秩序,这种秩序的维护靠的不是硬性强制措施,而是人的自我约束。

做到自我约束是很难的,如何才能做到《弟子规》通篇都是在讲人的行为准则,虽然这些都是对日常生活的最细微处进行规范,但恰恰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关键。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就要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养成。当一个人在平日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弟子规》时,他同样能在企业中做到,企业管理也就变得很简单了。第一步便是从做到《弟子规》开始。

 

二、孝悌与忠诚的建立

 

企业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员工频繁跳槽这种现象加重了企业的内部成本。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孝悌”与“忠诚”的缺失。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中国文化的根。《弟子规》以“孝”作为开章第一篇,也是以“孝”推而广之。

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放在企业中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孝悌,在家孝敬父母,他才会忠于企业,忠于上司,学会了尊重父母、兄弟,处理好了家人的关系才会在企业尊重上司、同事,与他们和睦相处。先有了家庭伦理,才会有企业伦理。

所以,有了“孝”便会形成“忠”。忠诚是一种理念,是真诚和善良的集合,是人性的基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人云“忠臣出于孝子”,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工作中才会忠于职守、尊重领导并与人为善。这样即便他面临各种利益的诱惑,他也会先为企业着想。同样的,企业的领导者能够把孝悌的风气带到他的企业当中,整个公司的凝聚力就会很强。

最终在企业中对孝的现代理解是:“心悦诚服”的服从。服从父母、服从长辈、服从领导、服从党、服从国家和民族;服从法律、服从纪律、服从规章制度、服从命令、服从管理,直至严格执行,“没有任何借口”。它们的主旨都是要求人们绝对服从,严格执行。

 

三、切合现代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流行一种“5S管理法”,强调通过物品摆放有序,规范现场、现物,取用方便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反观《弟子规》,几百年前就已经对这种制度作了精辟的解读,《弟子规》中列举了113件日常生活小事,让人们在饮食起居、洒扫应对中进行修身,为以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与5S管理思想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的用意我们要深刻的领悟,才能突破时空的界限更好的同圣贤进行思想和心灵的交流。当说到《弟子规》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若把整部《弟子规》浓缩成一句现代公认的管理名言“细节决定成败”,或许大家会有所认同。汉朝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同样说明了这一个道理:物品摆放有序,是头脑思维条理清晰的反应,做事有始有终,不糊里糊涂,丢三落四是做事成功的关键因素。

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比类取象法,从中选出一个比较典型的样板例子,阐明原理原则,其他类似的事例套用这种原理,即如《论语》中孔子教学生的“举一隅以反三隅”的举一反三思维方式的灵活运用。古、今、中、外思维相同,可见我们自家的传统文化还没落伍。

 

四、培养企业应有的信誉

 

孟子曾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中华道德文明的基石,也是古往经来的从商真理。《弟子规》中的“信”,就是讲做人应有的“诚”,这对培养企业的信誉,维护企业的口碑至关重要。

诚信是企业的信誉之源、立业之本、发展之基。古今中外,诚信得失的事例不胜枚举。美国的安达信公司依靠诚信起家,也因失信而败家。南京冠生园因“陈馅事件”一朝失信,曾经名满天下的企业因此遭受重创。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诚信依旧是企业的行为准则,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根基,而失信行为则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突出表现。

一部《弟子规》,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它也凝聚着最为简单实用的管理方法,企业家只要用心去读,用心去体悟,就能从中获益良多。

 

五、上司和下属关系准则的借鉴

 

《弟子规·入则孝》是教育我们如何处理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很具体的讲述了我们该如何与父母相处,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与父母发生关系的所有方面,并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了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之后所应采纳的方式方法。

如果站在企业的角度,把父母换做上级,那么《弟子规》就可以看作是对员工的一种教导。它告诉我们:要尊敬上司,对领导交代的任务要及时完成,如果有事外出,一定要向上司报告请假,回来后要及时销假。对于上司和公家的东西不要随便动,不要未经允许就拿走。和上司发生矛盾冲突,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面冲撞,这样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如果能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带着关爱去处理问题,那么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就会处理得很融洽。李嘉诚常讲: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这不正是《弟子规》的“予宜多,取宜少”的最好写照吗?

 

六、同事之间关系准则的借鉴

 

《弟子规·出则》主要是教育我们如何处理与同胞、同辈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对于我们来说,与同胞、同辈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将来对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这是它未来处理社会关系的演练。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部分可以看作是如何处理同事之间关系的指南。它告诉我们:同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如果上级领导有事找别的同事,那么我就应当主动的代为应答,而如果他碰巧没在,我就应当主动去承担他的工作。如果这样去做,就有利于造成一种和睦而轻松的上下级和同事关系,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七、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借鉴

 

《弟子规·信》讲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不要讲没有根据的话,不要轻易许诺,因为这很容易养成坏毛病;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飞短流长造口业。教育我们不要与人攀比,要重视自己品德、学问、才能技艺的学习和培养,君子忧道不忧贫,养成良好的节操;如果不小心犯了错误,就要勇敢去承认,并且努力改掉它。

从企业的角度看,是在提醒员工要加强个人修养,要在个人品德才能的提升上不断努力,清醒而正确的把握住自己的发展方向,坚决拒绝邪门歪道的诱惑。

 

八、交往交际处人处事的借鉴

 

    《弟子规·泛爱众/亲仁》教育我们要培养物胞我与的宽容心胸的,要学会爱人,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善待他人。亦适用于企业员工和上级领导自省,重要的不是权势,而是个人的品德、才能,要学会关心爱护同事,爱护下级,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

    人是有区别的,同样是人,可是良莠不齐,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各有不同。大多数人都是跟着流俗走,而仁慈博爱的人毕竟是少数,这样的人往往身正行正,特立独行,如果能够接近他,向他学习,那么过错就会减少,品德就会增长,反之,接近小人,就会堕落,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部分对企业员工同样具有警示作用。

 

九、如何才能德才兼备的借鉴

 

    《弟子规·余力学文》是全文的总结:一方面,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前面所提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行为规范,只是学习文化,那么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徒增浮华之气,而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家庭的人。另一方面,如果只是做到了前面所提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却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陷入自己的主观偏见中行事,蒙蔽了真理,这也是不对的,因此,还必须学习文化知识,要读好书,不读坏书,进一步开启智慧。这两个方面就是孔子讲的博文、约礼皆不可偏废的道理。再一方面,是教给我们读书的步骤和方法,教育我们读书也要守规矩,要讲究居室卫生,讲究整洁。最后指出,读书不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发愤图强,循序渐进,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达到圣贤的境界。

 

    企业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的群体。很多企业家常常花费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费用,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如此高昂的培训费用,究竟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受用呢? 

李嘉诚说:“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商人。” 一个企业家,也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我们的做人的规矩。而《弟子规》讲述的正是做人的规矩。这里的弟子不仅是指小孩,而是泛指我们每一个人。

正如一位大德所说:“《四库全书》跟《弟子规》两个放在天平上,它两个重量是相等的。所以,《弟子规》我们可不要把它忽视了,说其大,可以说,能够把儒家《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整个《四库全书》都能够涵盖。

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弟子规》,它是孔孟思想的根,集古圣先贤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智慧的大成。对于今天的企业家来说,《弟子规》不仅可以作为企业最好的员工培训教材,更重要的,它也是企业家本人应该学习的自我修身教材。 

自古以来,中国古人告诉我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作为企业家,要经营好企业,首先也是要修身,修身从哪里修起呢?就是《弟子规》里讲的“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修起。只有把身修好了,我们才能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家庭、影响到我们身边的员工,才能进一步经营好企业。

对于企业家来说,修身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人才的培养,而《弟子规》也正是企业培养一流员工的优秀教材。学习《弟子规》,不仅能让员工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也能学会做事的方法,在提高个人素养的同时提高职业素能。这不仅对企业员工的自身成长非常有利,对企业长期发展、员工队伍的稳定更是有效。

现在许多企业都存在诸如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员工责任心不够、忠诚度不高、敬业态度不好、缺少积极正面的工作氛围等现象,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树立起员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员工的虔敬之心,同情心和仁爱心,增强团队的互助协作精神,增强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更具责任心。提升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和对事业的使命感,从“他律”转向“自律”,从而把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

每一个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基业长青,而基业长青的根本秘诀,就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因此,要经验好企业,《弟子规》不可不读

企业管理贵在形成一种员工自我管理的模式,而管理的实质是人“心”的管理。 当今浮躁的社会,唯有先圣先贤流传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才能“束”住人的心,而集先贤的思想于一体的《弟子规》就是具有这种“魔力”的经典。它是企业最好的管理宝典,被不少企业用作为企业员工培训的资料。 

 

企业问答

 

    1、三百年前的《弟子规》能适用现代企业么?员工能接受么?

 

    《弟子规》虽然是三百年前的古书,也是一本童蒙养正著作,但其作为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的经典,是当今社会做人的基本教导,是做人的根本。《弟子规》1080字,分别列出113件事情,包括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些无形之中几乎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而对于企业领导和员工来说,学习、落实《弟子规》则是提高他们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领导和员工的个人修养提高了,也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良性作用。

 

    2、企业是一个名利场,而《弟子规》强调“与宜多,取宜少”,企业多给客户,多给员工,自己是不是会吃亏? 

 

    企业的意义绝对不在于片面地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为员工、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当员工、客户和社会感受到企业对其“与宜多,取宜少”之后,他们自然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企业。所以,“与宜多,取宜少”不仅不会使企业吃亏,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使企业获得员工的信赖与支持,获得客户的认可与青睐,提高企业社会的美誉度,从而将企业品牌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3、我们企业学《弟子规》,但我们客户不学,他们会理解吗?我们会不会吃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客户也是如此,企业学习《弟子规》,不仅会使企业的内部环境变得和谐,而且也会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善缘。此外,当客户每次都感受到企业真诚的给予之后,也会改变。所以,我们学习《弟子规》,一点都不吃亏,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的益处。

 

    4、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制度是一个企业的戒律,是大家都要遵守和执行的最低标准;而文化是组织中的人都认可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它影响着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企业引进《弟子规》时,可以不用修改现有制度,文化慢慢加,公司管理以制度为主慢慢过渡到以文化为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