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家茶论

(2011-12-25 13:44:08)
标签:

休闲

分类: 茶道香道
道家茶论


道家影响 

天人合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一、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不同,中国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表现味茶人们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样的茶能在诗人心中永久留香,而万里清风则送诗人梦游华胥国,并羽化成仙,神游蓬莱三山,可视为人化自然的极至。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 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 

  二、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国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 

  在中国茶道中,自然人化不仅表现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环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对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松品茶靠月坐苍山,郑板桥品茶邀请一片青山入座,陆龟蒙品茶绮席风开照露晴, 李郢品茶如云正护幽人堑,齐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鹃,曹雪芹品茶金笼鹦鹉唤茶汤,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鹤是交游,在茶人眼里,月有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虚实相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 

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 ,杯盖为,杯子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 

  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坐忘

  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处世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道法自然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绝无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无我的境界。


 

更多资源,敬请关注:


【我的QQ】365820688    【富缘觉照QQ群】145294935

【我的微博】:http://t.qq.com/denisyang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angchunzh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