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人生价值观
标签:
健康 |
分类: 尚道文化 |

太上立功,其次立德,其次立言。这是古人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论述。做到立功,立言,立德。既是现代所谓的善人。有德之人。善人的标准是什么。我的认识是。活在世间为人处事能不昧着良心,不干损人利已之事。有机会还会干些于人有益帮助别人的事。此既是善人。有德之人的标准比善人又要高些。不但不会昧着良心,不干损人利已之事。心中经常有帮助他人之念。且创造机会去帮助他人。虽不居庙堂,心中常怀百姓。见人之饥寒犹已之饥寒。见人之受难犹已之受难。犹如道德经中所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儒家的标准既是忠,孝,仁,义,礼,智,信。以佛家的标准既是不行五恶。常行十善。儒释道三家言虽各异。其意实同。世人能照此而行。成圣。入道。见性。机缘一到不用强求自然而然。想了解如何做个善人,有德之人,以及超凡入圣。古今有很多著述。本人看过认为比较好的有〈〈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了凡四训〉〉此三本书看后若能照书中所说去做。今生既能业消智郎。障尽福崇。
善人者世人能因他的存在而受益。有德之人世人因他的存在从而生命和人性得到升华。超凡入圣之人。既古之释迦。老子。孔子。今之得道高人。及明心见性之觉者。这些人的存在是世人的福源。能引导世人明心见性而进入觉道。没有福报与机缘者不能得遇。
儒释道三教。儒讲入世之理,治国安邦之道。释道讲出世之理。超凡入圣之道。儒道是前提。能在世上做个好人。方有入道之基。未闻三界内外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仙佛。
甚多世人认为仙佛之说虚无飘渺。试想能几千年传承下来必有其原因。如果是骗人的东西。就算能骗一时。没有能骗几千年而谎言不被揭开的。世人六根之所知所识实在是太过有限,世人所不可思议的事情太多了。古代如袁天纲的推背图预言了唐朝至今的朝代重大事件。刘伯温的烧饼歌。邵康节之梅花易。皆是现今之科学所不能解释之事。民众认为不可思议之事。再者无论何事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要了解仙佛之有无,先看过佛道二教经典。了解之后方好下结论。但看世上之事。年轻之人于因果报应见得不多。年老之人见过三代兴衰的。必然能亲见。凡地方上行善之家。必后代出孝子贤孙。能光大门楣。作恶之人后代多出恶人。甚至绝后。不信但看历史上作恶多端之恶人之下场。明之严嵩。清之和坤。刘国泰之辈。虽一时风光。但下场悲惨。后代断绝。可不为作恶者之镜。可见因果不虚。
若仙佛之说为实。则修行则为人生第一要务。悟真篇开宗明义第一篇“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年光阴石火闪,一生身世水漂浮。唯贪利禄求荣贤,不顾形容暗悴怙。试问堆金如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真是金钟法鼓,贤达之士当不警醒!
人生百年光阴转瞬既逝。不求大道出生死。而求在世之富贵。何异于弃金玉而拾瓦粒。贪穷而求富贵。富贵而求至尊。至尊而求长生。何必绕这么大一圈方明理。何不直接求长生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