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还要放下什么?

(2011-07-09 11:48:32)
标签:

杂谈

分类: 佛学经典

我还要放下什么?


尊敬的普光明师父!在现如今的末法时期,应该如何修持正法?
请您慈悲开示!弟子顶礼!!!


回应:
    首先,你要了解,怎样才可以回到正法时代。为此,你必须要往回走,你需要朝圣。你必须要经历过像法时代,然后才能亲临灵山圣会,听佛宣化。。。

 

    佛陀住世的时侯,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

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瓶花放下。此时,婆罗门一定是难以理解,

难道佛陀这样的挑三拣四吗,还是看破自己的破绽?难道他不喜欢

我的礼物?这时的他,已经是两手空空。你能想象得到当他两只手

空空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吗?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在黑指看来,他已经把两个花瓶统统的放下啦,现在只是空空的两手,佛陀这是在干什么?简直难以理解。这鼎鼎大名的佛陀也许不会这么傻瓜,

他或者还有深意。在等等。看看再说。。。但是佛陀什么都没说。
这时黑指婆罗门觉得很尴尬,就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

可以再放下了,请问您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然后你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开开心心的存在着。然后你就可以以你的光来活。。。

 

    你可能放下了你能够放下的一切。但是,那些只是身外之物,你可能是要显示一下我可以做到,在这一方面我也不是白给的,但是这样一来,你还是深深的陷在原来的地方,陷在你古老的尘埃中。在

佛陀的世界里,在佛陀的洞察中,世界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

内在的执著和黑暗。。。。

 

    你的内在有太多的东西,以至于你看不到那个敞开的世界,你还没有感受到那个没有障碍的纯然喜乐世界。因为你的房间并未成空。你的房间堆满了垃圾。你的房间灰尘四起。你的房间令人窒息。。

 

    佛陀在这里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事,那就是你必须放下到,连放下都必须被放下的地步,甚至连这个对于放下的认为也要放下,认为的来自头脑,认为的来自梦幻,这是梦话。任何认为的存在,都将是一种作为,作为的,都是灰尘。。。


    自我很狡猾,我执很深很深,深到你不能有半点侥幸的心理,要让你的放下连锁下去。。。当你的内在完全放松下来,完全松弛下来,你完全空出你自己,心处于一种深深的没有紧张的状态,光就现

出来了,充满着整个虚空的光。你的成空就是光的出现,你的放下

就是自我的消失。。。

 

    佛陀所有的教导只是为了让你了解到这个,通过放下,通过全然的放下,你才能够从地狱的深处冒出来。但是不要回望你的过去,不要有任何担心说怎么会这样,就是这样,就是如此,一切就是这样

发生了,对于内在的事实是不需要逻辑的,逻辑只能够带来紧张,

逻辑善于隐藏,逻辑对本性来说,是不怀好意的。。。

 

    不要思想,不要因为思想而再次造成紧张,放下头脑的篡改行为,不要觉得难以理解,任何的理解都是来自妄想,都是来自尘世的串习,否则,你的光会习惯性的流失,“你”会习惯性的流产,这是你的再生,你死在当下,再生于空,妄想死掉,心活过来。尘世死掉,你活过来。。。个性死掉,共性活过来。。。

 

    妄想总是企图的,尘世的方式就是企图的方式。人们活得很贫瘠,他必须要预谋,他要长远打算,这是他的不安和恐惧。直至你下意识的感觉到,这就是问题之所在,这就是整个人类迷失的症结,错

过,错过当下,当下就是整个迷失和觉醒的点。。。佛陀说,勇于回头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勇于放下的人必将成为真正富有的人。。。

 

    人们在生活中非常的努力,人类在仅仅一百年的时间里使自然界发生了过去千万年的变化,他们说这是科技的力量,他们说这是人类的智慧力量。不,不是这样的,这不是智慧,这是头脑,你在你的

脑海里孤独的遨游,你没有彼岸,你无依无靠,这是你的现状,就外在来说,人类是可怜的。。

 

    头脑是世界发展的原因,你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经历这个世界,只是有赖于你的六个感官。你的眼睛能看,你的耳朵能听,你的意识能思考。。。若果,你的身体死亡了,你又作何感觉。这个世界于你又有何干呢。世界的存在是由于你的六根对应六尘而妄生分别的结果,他是零零星星的分散世界,你的世界并非一个盛世太平的和谐世界,你的世界如一片散沙的尘埃。这就是娑婆世界。。。

 

    世界的存在是因为六道轮回的存在。世界的现象是贪嗔痴慢疑的现象。这个世界的发展靠的不是智慧,而是妄想。妄想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力。欲望是科技发展的燃料。欲望是什么呢,欲望是野心,欲

望是不知足,人们以燃烧他的欲望来推动这个世界。。。

 

    幸福很简单,快乐很天真。他不会是来自欲望的,他更不会是来自妄想的。他是真实的内在呈现。欲望把你带离自己的心,使你盲目的朝向外在的某个地方,某个目标。心总是在原地,心对目标不感

兴趣。心对当下感兴趣。事实上,心是当下存在的无忧无虑。。。

 

    只有欲望才会有焦虑,只有野心才会有不足。今天,世界的自然环境系统已经处于崩溃的程度啦,究其原因,他首先发生在人的内在,他发生在你内在的迷失。你的内在一定早已失去了和谐。你内

在世界的二氧化碳早已超标。你的内在世界早已发生了洪水泛滥,冰冻飓风,地震海啸。。。否者外在世界怎会发生。佛说这个世界是你内在世界的影子。无论你内在是什么,你就是什么,你就会看到么。

。。

 

    由于欲望的原因,你在燃烧,你在浪费,你在制造灾难。能源的匮乏导致能源的掠夺,人心失衡造成兵戈不歇。。。欲望就是在制造“碳排放”,外在的节能减排只是内在不觉的借口,总有一天人们将会吞食自己酿造的苦果,就如我们今天所遭遇的这样,更大的灾难还并没有出现,或许我们活不到看到的那一天,毕竟人生有限,毕竟世事无常。。。

 

    但是,这种无尽无休的,欲望的思想,将会使你不断的轮回到这个世界来,或者在这里,或者在那里。总之,一个欲望引发无尽欲望,就像一个灾难制造无数个灾难一样。。。

 

    在这个世界,灾难无处不在。人,在这个世界,都是难民。每个人都有一个难民的心态,这个难民的心态是什么呢?这个难民的心态来自对真理的无知,对你自身的无知,对你自身宝藏的无知,对于

你内在极乐世界的无知。。。

 

    人总有一死,或者这样死,或者那样死。都是死。或者死在床上,或者死在街道,或者死在水里。。。结果都是一样。你可能活到六十岁岁,你也可以活到八十岁,或者你只是活到四十岁,结果是

一样的。你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你的身体来自大地,他将回到大

地,你的心来自虚空,他回到虚空,一切各就各位。。。

 

    梦游者回到梦游的世界,觉悟者回到觉悟的世界,善良者回到善良的世界,恶毒者回到恶毒的世界,你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你的念头从哪里来,你就回到哪里受生,这就是轮回的因果关系。。。

 

    佛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对于人来说,心念一动,业力的种子就种下啦,它就藏在你的仓库中,这个仓库也叫做八识田。第八识是含藏识,顾名思义,就是储存的意思,你过去所有的业力种子都是在这里蛰伏着,你现如今的生活就是他在主宰,你的喜怒哀乐都是他的杰作,这是一块无处不在的田地,无量无边的大

地,他是存在的,你的不了解,并不会否定他的功能与现实。。。

 

    这一片田地是黑暗的,对于一个成道者来说,他不是隐藏的,他正安坐其中安享无量宝藏。一个世俗的人无法理解到这个事实,无法理解到这份智慧带来的自在与荣耀。。。

 

    问题就在于,紧张和放松。你是紧张的,那么你就处于黑暗之中,你是放松的你就处于黑暗的解脱之中,你就来到了空明的世界。这个放松被用来当做你的入门证,经由这个深深的放松,你的内在就

解脱了五欲六尘对你的捆绑。你的神经通达无碍,你内在的神光得

以贯通循环,一个无限敞开的信息平台就建立了起来。。。


    你是自发性的,失去自己于海洋之中,你解脱种子的囚困,你的菩提种子得以发芽,开花,结果。。。每一个种子都是一个囚困,八识田中有无量无边的种子都在受苦,每一个种子都是众生,每一个种子的外壳都是监狱。凡夫的种子都在沉沉的酣睡之中,这就是梦寐的意思,这就是无明的意思,这就是业障的意思,这就是轮回的意思。。。

 

    在佛陀之前的年代里,还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这个如来藏的洞见,还没有人可以打开这个无尽的宝藏,黑指是幸运的,经由佛陀的点化,黑指变得光明而放松,变得没有执著和无尽的敞开,变得本能

的放下。。。

 

    放下是没有自我的,放松也不是自我的行为。任何来自一个人格的放松,都将会是真理的失败,任何来自目标的放松。都将会是背离真正的道路。。。

 

    佛经,就是佛的道路。“经”被用来形容这条道路。道路不是一条线段,这个必须被深深的加以理解。“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实际的经过,完整的,连贯的,没有间断的,才可以称之为经,事实上一个真正的道路是不中断的,他自成一个完整的圆。他是圆满的。无限的。线段是有限的,线段有头有尾,有开始有结束。一个圆是

无始无终的,每当这个无始无终的发生,就是真理的发生。。。

 

    佛经是一个形容,形容那个过程的真实性,这个过程可以被加以描述,可以被加以比喻,可以被谈论,但是你必须要了解的是:这只是象征。象征性的描述来自一个人的聪明和学识,来自一个头脑的运作方式。你可以说他,但是别指望说出那个真正的,你可以巧妙的

加以理解分析,但是别指望可以说出那个真正的面目,在知道真正的

面目之前,你需要放下很多,这是必经之路,你需要破相,这是进入宗教心的唯一仪式。。。


    一个“作为”是帮不上内在的忙,一个“作为”帮不上无为的忙,一个作为可以让自己消失,以放松的方式,放下自己,悄悄的放下。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同时的也不要有这个认为,一个作为可以成为默默无闻的最后一个努力,最后一次帮手,然后就消失无踪。。。

 

    那么六根,六尘,六识所编织的十八界的网,就松弛了下来,你自由了。心自由啦。由此,你可以解开他所有的网结。你可以消散你所有来自黑暗势力的折磨和奴役,然后,你就可以乐不可支的唱歌,跳舞,穿衣,吃饭,饮茶,然后,你就可以真正的休息和玩乐。。。

 

    你玩乐在光中,你休息在光中。你歌唱在光中。。。
自我的消失就是这个回报。自我的消失就是光的呈现。自我的消失

就是无我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有光,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真实的晓得和见证到自己的光,此时此刻,如果你能够顿悟到“目中无人”,直至顿悟到“目空一切”的境界,那么“你”就是遍在的,光就是遍在的。。。

 

    中国古老的文化叫做“天人合一”。人是分裂的众生,当人消失在天空的浩瀚,那么天和人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人们称“天”为“天空”,天空是一种空的存在状态,这一点先人们知道得很清楚。“人”的存在,在古德看来,是必须要加以教化的,由此教化方可称之为智慧的生命体。。。所以古老的道家文明说“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意思是说,人的心太小啦,只有一寸见方,人是短见的众生,人心狭窄到只能够见到眼前的事物,而见不到存在的极乐。经由人心的认知,通过见,闻,觉,知所知道的都是些粗糙的东西。。。

微妙的世界,微妙的受用,是由佛菩萨的功德力所成就的,真如世界。。。

 

    但是,天心见方丈。天的心在哪里?天是空的存在,天是廓然无物。这个天的心其实是人的心,当人的心能够从世俗的生活中空出来,当你从各种的因缘会际中放松下来,放下你的种种执著,那么你就默默地契入到天空的心,这是很美的暗语,当天空有一颗跳动的心,那么你就消失啦,没有人,没有世俗的概念,没有一个人会说:天空中有个人,他是人的不在。。。

 

    任何时候,当“人”消失,光就无处不在。当你就是这样的消失,光就遍布一切,由此,你就换了一个身体,空是你的身体,虚空是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就不再是过去你那个总爱出毛病的身体啦。肉体消失,“空”成为心的载体。有限消失,无限出来。当然这是你自己的,但是你并不在那里,内在和外在消失,你是无处不在。但是你不能说这是你,因为他就是你,认为消失,光存在,思想消失,光遍在,来自眼耳鼻舌身意的,各种因缘发生的刹那里,你消失,光遍在,这就是住持的意思。住持正法,正法住持是方丈之光。。。

 

    黑指放下啦。放下了内在的天堂,也放下了内在的地狱。黑指是幸福的人,他赶在了佛陀的时代出生,并且受佛陀亲自点化。我们今天的有缘众生,生在末法时期,理应当往回走,尽可能的往回走,好让我们更真实的贴近我们的心,更真实的贴近我们的根,更真实的贴近这个隐藏起来的正法存在——无人无我的心,而灵山圣会并未散去。。。

 

    黑指是象征性的,它象征着我们的黑暗执著。如果这样来看的话,比当做一个人来看,会显得更加的有意义和价值。业力就是黑暗的执著。隐藏的动力,不可见的幕后黑手。。。对于人们来说,他就是令你快乐,郁闷,嫉妒,愤怒,痛苦的肇事者。。。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十足的俗人,你的知道与不知道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差别,俗人就是一个知识的累积者,你的知道只是头脑的逻辑,你的知道不是经验性的知道,你的知道将会是通过学习得到的,他是灰尘,他是别人的教理学说,他是社会的概念和逻辑。。。那么你的喜怒哀乐不算是什么,一个痴迷于做梦的人,或许不需要谁来打扰,他需要的是,醉生梦死的活法。。。

 

    对于一个修道的人,有志于真理的开发与无私奉献的贤者,这是必须要加以了解的,直到你的了解来到清晰无物的空当。。。一个虔诚的修道人,将会遭遇常人无法想象的境况,这些个境况需要智慧的眼睛才能够看破直至超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魔境。对于修道人,魔境无处不在。就像对于凡夫来说,地狱无处不在是一样的。。。修行人会着魔,那么不修行的人是不是就不着魔啦?不修行的人着鬼。。。凡夫的天堂和地狱只是一线之隔。但是你总是会掉入地狱。。。

 

    无疑的,我执的人被地狱所吸引,我执越严重,掉的就越深。对于一个修道人来说,佛境和魔境不可分离,没有差别,很多的修行者总是掉入魔境。究其根本原因无非就是妄想执著的变现,正所谓,分别心不死,佛境不现前。。。

 

    魔不会从外边来,魔是你的影子,他是你心灵的镜子反射出来的影子。所有的魔境都是心的显现。你有千种心,就有千种魔,你有一千种魔,佛就有一千种法来解脱,这一千种法来自哪里,来自心光

的觉悟,来自看破放下。来自不努力,来自无作为。。。

 

    无作为就是作为,无作为就是全然的放松,全然的放松带来观照。这是你本然的光,如如不动的觉性之光。。。

 

    魔力总是在恰当的时候,以自我人格的方式,变化出现,而佛力来自当下的觉照性空明,他总是以无我的方式出现。所以古德常说“觉魔才是修行”,“种种心生,种种魔生,种种心生,种种法生。”成为无我的,松弛的,觉悟就回来了,真正的眼睛就睁开了。正法住持之光就遍在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