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托去幼儿园整整一周了。
过去的一周,我常常牵肠挂肚。中午期待着老师的电话,汇报小托的情况,他吃的好不好他有没有哭他睡觉了没有......下午托姥姥托老爷去接完他,我再打电话,问见到小托他哭了么?他当时在做什么?什么表情.....有时候一次不够再问好几遍。

今天上午打开邮件,一封有着“NO MORE
TEARS”(不再有眼泪)的标题的EMAIL,我差点当了垃圾邮件给删了。幸亏没删,打开一看居然是小托的幼儿园老师发来的,上面以小托的口气写了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
“Hi
Mom
and Dad,
Just
thought I'd let you know I'm having a great time in my new
classroom. No
more tears!! I even blew the secretary
kisses as I went for a walk past their
office!”(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让你们知道我在课堂里玩的很开心。我不再哭了!我出去玩的时候路过老师的办公室的时候甚至献上了我秘密的亲吻.....)
老师还在信里负载了小托在幼儿园的照片!以下三张
1)小托在吃饼干

2)班里的一个小朋友这天过生日,全班给他庆祝,吃的是CUP CAKE。
3)看看吃的这一脸哦。
幼儿园的老师很了解俺们家长的心情,这封EMAIL我从早上到下午一直看了好几遍,还转给了亲朋好友,大家都夸小托是个大孩子了,爷爷说,去幼儿园对小托很好,他学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交往,学会了分享,学会了秩序.......
小托最初的两天去幼儿园没有哭,我猜我们“消失”了之后,他一定哭过了。第三天早上,车子刚开到幼儿园的停车场,小托就哭了起来,哇哇的要姥姥,说姥姥抱抱回家......我估计他已经搞明白了,这个地方是我们把他放下去,然后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他要一个人和一些陌生的小孩子和老师在一起做一些自己完全搞不懂的东东。每次他都会哭,一直哭到今天,星期一最严重,老师说这个是正常的,就是其他上幼儿园很久的小朋友星期一也会有哭闹的,这个是周末惹的祸。是啊,小朋友和我们大人一样,星期一开始就depress了,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小托早上再也不会哭了,而是迫不及待的往幼儿园的大门奔跑。老师跟我说,要耐心,take
time。老师发给我们家长EMAIL也是想让俺们吃个定心丸,意思是说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其实还是蛮乖的,老师每次电话都强调小托哭但是哭的不是很厉害。我知道在美国孩子哭的如果太厉害了,老师控制不了的情况下,会给家长打电话“求助”的。
我问小托,我每天都坚持问他,幼儿园怎么样啊,喜欢么?幼儿园里都做什么了?一次托姥姥托老爷去接小托,他正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坐在地上,听老师讲课,小托坐在第一个。(小托是新人而且年龄几乎是最小的,所以老师特殊照顾他的。)回家后托姥姥给我学小托在幼儿园是怎么听老师讲课坐着的。后来每次我问,Thomas你在幼儿园老师是怎么让坐着的啊?他就马上坐在地上,一腿伸直,一腿微微拳着,身体微微倾斜。最逗的是,我一问小托幼儿园如何如何,他一定先总结性的发言一下,说“有味儿”还是带儿话音的。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幼儿园和“有味”是息息相关的。其实人家幼儿园很干净,根本没啥味道,我后来怀疑他混淆了“有味”和“不好”这两个词,凡是不喜欢不好的就全有味儿了。
开始托姥姥托老爷下午去接小托的时候,他不哭,撅着嘴,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转,最近好多了,他看样子还是蛮开心的。今天就是噘了噘嘴,因为托姥姥托老爷晚了半个小时去接他。(主要是我提议的,要慢慢过渡嘛,慢慢加时间,因为下个星期二开始他就要呆到6点等我来接他了。
)
小托离不开他的“小被子”(葡萄牙语:嘛提哪)。小托无论到哪里都要带上他的嘛提哪。一天老师给我打电话,说能不能带一个小托熟悉的小毯子或者小动物,这样可以帮助他睡眠。我突然想到了嘛提哪,于是第二天就把嘛提哪交到了老师的手里。结果星期一托姥姥托老爷去接小托的时候,发现他在幼儿园外面的乐园玩,手里抱着他的嘛提哪,嘛提哪上全是油彩,敢情小托看来一整天就抱着它没放,画画户外活动全抱着。看来我要动动脑筋让他开始喜欢上一个小点儿的物件儿了。
今天小托有了第一个朋友,托姥姥托老爷告诉我,下午从幼儿园里接他回家,他还是在乐园里和其他小朋友玩,一个小朋友叫着他的名字跟他说thomas
bye
bye,跟咱小托说再见了呢。希望小托的朋友越来越多,这样他就不会觉得孤独了。孩子们上幼儿园哭的原因一是不适应最主要的是孤独感。就像咱们大人换了工作换了地方住也要从新适应,过了不久也就能独当一面了,这全需要一个过程。我在看小托每天都在发生改变。
拖把一天跟我说,我觉得咱孩子上幼儿园后有些小变化,是好的变化。比如以前小托上楼来玩一个玩具(这个其实是我们大人的用的一个装冰块的容器,我们在里面放了些麻将的骰子,让他认数,他有时也当作炒菜工具来玩),小托会直接拿来就玩;现在小托会先说那个玩具的名字,意思是问爸爸可不可以玩,征求大人的允许,然后爸爸递给他,他才开始“炒菜”。
我们大人常常通过换工作换环境从而让自己不得不学习不进步,小孩子原来也一样的,一成不变的环境太温室了,也许一些小小的挑战对孩子和家长并不是坏事。tears只是暂时的,no
more tears是“没问题的”。
看下面的视频,我问小托幼儿园如何他说“有味儿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