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与管理自我诊断报告
绣惠镇茂李小学
韩 杰
学校发展与管理自我诊断报告
绣惠镇茂李小学
一、诊断的目的与过程:
发展是学校的根本问题,一所学校没有发展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为了更好地推动促进学校发展,就要对学校现实的状况进行分析,对促进学校发展的条件、优势、机遇做出判断,从而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学校发展诊断就是这样一个分析、判断、明确发展思路的过程。在学校发展诊断过程中,学校成立诊断领导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分别对干部、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在取得大量真实资料的基础上,学校诊断领导小组集体进行充分地讨论分析、判断,最终形成《学校发展自我诊断报告》。
二、学校现状分析:
茂李小学位于绣惠镇广场东200米,是一所普通农村完全小学。是1999年由6所村办小学合并而成,所辖16个自然村,共有15个教学班,两个学前班,在校学生近800名。在职教师60名,在岗教师42名。学校正处于规范发展提升阶段。各项工作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效果明显。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0年学校被章丘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1年被章丘市教育局“规范化学校”;2003年被章丘市环保局、教育局命名为“绿色学校”,同时被确定为“环境教育试点学校”。 2004年被命名为“济南市绿色学校”; 2006年被评为“章丘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 2000年以来学校连续四年被绣惠镇党委、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一)领导班子情况:
学校现有校长1人、副书记1人、副校长2人,教导副主任、总务主任、副主任共4人、少先队辅导员1人。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1人,30—40岁2人,40—50岁2人,50岁以上的4人,平均年龄偏大。
校长:张遵政,52岁,任校长已六年,曾任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校长。张校长个人素质全面,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精通业务,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及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事业心责任感强,为人谦和、诚信、正直,善于反省自身,有较强自我总结,自我修正的能力。工作务实求真,从实际出发,能够不断地开拓进取,把工作推向前进。这些优势有助于校长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总揽全局,领导干部教师改革创新,推进学校发展。
领导班子的优势是:班子成员以老中青年结合,班子团结,有较强的凝聚力,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工作作风,既能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又能相互支持配合,统一意志;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心强,各自主管的工作都能较好地完成。
存在的劣势是:班子成员年龄偏大,不易于接受新观念,干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这些劣势因素的存在,制约着学校发展向更高的层次突破。
(二)师资队伍情况:
学校在岗教师43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10人;36—45岁教师22人;46岁以上的11。本科8人;专科23人;中专12人。大专以上学历占75%,学历达标率100%。
师资队伍的优势是: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敬业爱岗,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青年教师居多,好学,易于接受新观念,为学校发展提供后劲和活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校级骨干力量;有一定数量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
师资队伍的劣势是:学校教师由六处村办小学合并而成,教师全面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冒尖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教科研水平偏低,还没有形成浓厚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处于低层次水平;新任教师需要锻炼培养;另外工学矛盾对教学工作构成一定的影响。
(三)学生和家长情况:
本校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服务对象是16个自然村,随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源变化较大。家长的职业、文化层次、经济水平呈多元结构。综合分析大致情况如下:本地区家长多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家教水平不高,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家教指导。随着本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家长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对子女教育问题开始重视起来,特别是对子女的英语、计算机、艺术特长教育比较关注。
(四)办学条件情况:
学校布局合理,教室及各类功能用房配备齐全。音、体、美器材及各类教学仪器均已达到省定Ⅱ类标准,学校无危房,从未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普实”工作于2000年率先在章丘市达标之后,学校认真巩固普实成果,任课教师按照普实达标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实验课质量明显提高。2002年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拥有25台微机装备的微机室,2006年9月又新上27台学生用机,及7台教师用机,基本满足四—六年级的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要求。新建多媒体教室一个,电子备课室及语音室各一个。其它办公设备只能满足基本需要。在图书管理、图书配置、图书使用上较规范,使用效率较高。
近两年来,学校积极争取社会方方面面力量的支持,下大力气添置设备,改善环境,学校整体环境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学校面貌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变,但离学校发展的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文化环境的营造还很不够。
三、学校发展需要分析:
根据对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源现状、办学条件等基本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校未来发展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学校定位问题。学校要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才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的需求,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也就是要解决学校发展目标问题。经过近七年的建设,学校从硬件建设到教师团队素质都已得到长足发展,现阶段应考虑如何提升学校的品位,从教育教学到学校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真正达到“独品学校”,成为章丘市及至省市名校。
(二)进一步改善硬件环境。目前学校校舍可以满足需要,但按新的省定标准尚缺十万余元的教学设备,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另外,学校操场为建校时的土操场,无网球场、篮球场等场地。
(三)解决人的问题,一切关键的因素在于人。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干部、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
(四)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基础。
(五)培育学校发展的突破点,以特色促发展,改善学校形象,提高学校声誉。
四、学校发展的优势分析:
学校发展的优势:本校地处农村,自然环境较好,交通便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人际关系和谐,进取心、积极性不断增强,广大教师们对学校发展充满信心。家长对学生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学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增强。学校与周边社会特别是村镇建立了友好、密切的关系,便于开展学校工作。镇教育办公室对学校的发展给于大力的支持 。
五、学校发展目标及策略:
根据学校现实发展要求,我们确定了如下阶段目标:
㈠整治校园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
㈡建章立制,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㈢改造、更新、添置设施设备,实现教育设施现代化。
㈣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流师资,打造名师群体。
㈤研究开发学校发展的突破点,鲜明学校特色。
根据确立的学校发展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实施如下基本策略,来推进学校跨越发展。
策略一:实施塑造学校形象工程。通过学校形象塑造的研究与实施,更新观念,改善环境,优化队伍,提升学校声誉。完善师生新的评价体系,推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此策略的实施,有助于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师们的自信心,可以全面推进学校工作。
策略二:实施“名师工程”,创造条件,发挥优势,搭建平台,全力打造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策略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力争站在高起点。用信息化建设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策略四: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培育亮点,形成特色。
策略五:抓住学校改造的机遇,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
策略六: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按校园文化建设规范要求,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充分发挥好各种宣传教育阵地,为全面开展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提供场所。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