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甘肃站支教日志04:总有一份感动值得被珍藏

标签:
公益教育汽车育儿杂谈 |
不知不觉,和孩子们已经相处了3天。在这些日子里,粉笔头们与孩子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已经从初见时的“小”矜持,迅速升温成了可以玩耍、可以交心的好朋友。
这里每一个小朋友的性格都各不相同,内向的、开朗的、活泼的、拘谨的、可爱的、调皮的……但他们只要从“粉笔头”们身边经过,都会主动且热情的叫一声“老师好”。除了在课堂上越来越活跃,孩子们在下课休息的短短十分钟里,都会聚集到“粉笔头”们的休息室,约上喜欢的老师一起聊天、游戏、拍照,还会收集他们的签名留作纪念。
孩子们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的笑脸,就是对“粉笔头”们最质朴、最真诚的肯定。那些备课的辛苦,讲课的疲惫,都能在一张张笑脸中得到治愈。
对粉笔头们来说,小朋友用稚嫩的语言和行动表达着对他们最真挚的喜爱,让他们每天都能收获到满满的感动。
看到梦想破土而出的样子,感动
“老师好!”“老师再见!”
粉笔头进入教室时,发现第一天习以为常的课前问候,在第二天似乎变得有些不同,原来是孩子们自发加入了胡老师教过的“抱拳礼”。原来,仅仅45分钟的武术启蒙,孩子们已经牢记住传统武术文化的礼仪,并融入到平常的行为中。
我们总说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在孩子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但并不能预测何时会发芽。这一次,粉笔头们切实的看到了它破土而出的样子。
点燃小小爱国心,感动
“你们以后想当兵吗?”“想!”(响亮的回答中还夹杂着几个娇嫩的女声)
惠老师的国防教育启蒙课,让孩子们认识了到祖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更让他欣慰和感动的是,孩子们也将“当兵”列入了未来人生选择之一。有的孩子甚至在课后主动找到惠老师,继续了解诸如军队兵种等更详细的军事小知识。
一堂启蒙课也许能传递的爱国情怀有限,孩子们给予的反馈却比想象中更热烈。这颗爱国之心或许现在还很微小,但一旦根植心中,假以时日必能长成参天大树。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感动
这几天,课间时分的“粉笔头”休息室门口已经成了一道风景。低年级的小朋友、高年级的大孩子都聚在休息室门口探头探脑,“老师,能给我们签个名字吗?”
“可以呀,但你要先写上将来的梦想。”余又熙老师引导孩子们将对未来的憧憬诉之笔尖,以后他们再看这些签名是也能不断提醒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原来,“粉笔头”的一举一动已经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怎么办?老师们现在就很期待你们长大的样子。
以真心换真心,感动
每一堂素质教育课对孩子来说,都是那么新鲜有趣。每次看到“粉笔头”走进教室,孩子们亮闪闪的眼里都盛满热切而渴望的光芒。“粉笔头”下课后回到休息室,都不会空手而归。孩子们总是把自己觉得好吃的零食和水果,争相送给老师,表达他们内心的那份喜爱。苹果、橘子、栗子、手工贺卡、写满心里话的信件,这些小礼物虽轻,却溢满了情意。都说,孩子的心是一面纯净的镜子,以真心交付,就会收到真诚且毫无保留的回应。
类似的感动,每一天都在发生着。这些感动也被粉笔头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沉淀为他们人生旅途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