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支教日记2:其实“师生”之间没有“冰”
标签:
乡村教育公益汽车 |
阳光依旧明媚,天空中那一片蓝,是独到的风景。早晨八点出发前往白菜地小学。“粉笔头”们走了一路,紧张了一路,谈笑间也流露出几分忐忑。同时,对接下来几天也是充满了期待:这一次是否依旧会遇到一些可爱的孩子,是否会发生温暖人心的美丽故事?
上午,2016雪佛兰·红粉笔辽宁站启动仪式在白菜地小学进行举行,简洁又不失特色,带着黑土地人们的情怀。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也在启动仪式上与孩子们正式见面。
随后,在少先队员敬献红领巾的时刻,孩子们一丝不苟地将红领巾系到志愿者的脖子上。我不禁在心里暗自感叹现在小孩儿竟然如此稳重,转瞬就看到,系完了红领巾的孩子们回过身就一路奔到自己的同学身边,不时显露出炫耀的神情。哈哈,孩子们还是可爱到不行。
“粉笔头”们宣誓时刻到了,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竟和志愿者们一起在红粉笔旗帜下喊着誓词宣誓!稚嫩的声音铿锵有力。从不那么整齐却有力的声音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长大后严肃庄重的宣誓!
第一堂课是由资深粉笔头“韩丹“老师带来的快板儿课,作为幼儿教师的她自带一种专业教师范儿,和蔼可亲的她在课程开始就与孩子们毫无距离感。当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快板发给孩子们,孩子们便开心地摇晃了起来,虽然没有节奏、也全无章法,但我能看到大部分孩子发自内心的笑脸,唯有一个内向的小孩显得有些沉闷。问及原因,其实是刚开始练习时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不过随后经过韩老师指点,她已逐渐进入状态。韩老师还不时竖起大拇指鼓励她的进步,小朋友变得越来越自信后,表现越来越好了。其实有时在语言达不到的效果之外,肢体语言反而更有力,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们需要更多的鼓励与认可。
第一次参加支教的曾明芳老师在上课之初非常紧张,第一次面对孩子们,她不知道在一个陌生的班级里该如何调动课堂气氛,所以很是忐忑不安。不过曾老师带来的机器人知识课程比较吸引孩子们的关注,比如机器人有哪些种类,扫地和焊接机器人是如何运行的等等……孩子们从一开始就听的津津有味,还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想要陪玩的机器人,有想要陪聊的机器人……在一片向往中,曾老师与孩子们之间变得亲密无间了。不过,在孩子们普普通通的愿望中,我们仿佛读到了这些乡村小朋友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其实渴求关注与关爱。其实,支教不仅是传授知识,陪伴也是孩子们的需要。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纯真的心,在面对远道而来的“粉笔头”,他们不仅没有防备,更多的好奇与开心,所以破冰一说并不存在。师生之间原本就没有“冰”,当然也不需要去“破冰”。只要有合适的引导方法,孩子们很快就会融入课堂,而载着新奇知识的“粉笔头”们很快就各自俘获了一群小粉丝。
支教故事还在上演,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