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支教日记5:爱与梦想的接力

标签:
新疆公益乡村教育汽车 |
在美丽的托克逊住着一个天使般的小女孩,她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的眼睛,还有一双喜欢画画的小手,她的名字叫做古力扎帕尔。
从小女孩的班主任口中我们了解到,古力扎帕尔非常好学,成绩一直排在班里的前几名,热心肠的她经常帮助周围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她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就是长大当一名维语老师,传播维族文化。

下午放学后,虽然已是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多,但吐鲁番正是烈日当头的时候,刺眼的阳光,烤的滚热的地面,尘土飞扬的狭窄水泥路,再加上上午为了完成演出淋的大雨,拎着慰问品走在路上的“粉笔头”们都快变成泥人了,然而能为孩子们做点事,这点苦又算什么。

绕过一个坑洼不平的泥路,只见一扇陈旧的大门开着,刚进去一股浓浓的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原来是小女孩家养的两头牛,一头羊,加上鸡圈的四只鸡发出的味道。古力扎帕尔妈妈听说我们来了,急忙从农地里赶回家。小古力扎帕尔的父亲为了赚钱养家在城里打工,一年回来一次,家里就靠妈妈养些家禽、家畜供日常开销。



走过一扇褪了漆的木门,屋内的陈设异常简陋,虽然空间很大但是空荡荡、黑漆漆的。一张当地居民特有的土炕上铺着洗的皱皱的被单,一个装满零碎东西的黑黑的橱柜。斑驳的墙上挂着乐器。

我们被墙上五彩的画给吸引了,原来每天放学后写完作业,小古力扎帕尔在帮助妈妈喂完家禽后,就会自己一个人坐在空当当的屋里画画,墙上的画是她从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画起来的。她的微心愿就是想要一盒五彩的画笔,“粉笔头”们帮她实现了。古力扎帕尔请尽情画吧,用手中的彩色画笔画出你眼中的五彩世界。


我们在炕上坐下,杨老师说那天在六一汇演上跳的舞蹈特别美,能不能再为我们表演一次,小女孩愉快的答应了,古力扎帕尔妈妈放起了伴奏,大家打着节拍,一片欢乐。

因为语言不通,古力扎帕尔妈妈努力的表达什么,但我们一时没能听懂,但从眼神里感到她的真诚。经过书记的翻译才知道,原来古力扎帕尔妈妈说对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孩子回家经常给她提起“粉笔头”,还说特别喜欢刘津睿老师给他们带来的表演课。古力扎帕尔妈妈要留我们多坐一会喝点茶水,鉴于时间原因,我们委婉谢绝了。

虽然我们只是完成孩子们一个小小的心愿,但对于孩子来说一本笔记本或是一盒彩色的画笔都可能是他们美好愿望的全部,每个“粉笔头”在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欢乐和满足时都感到欣慰。很感谢雪佛兰·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是它让越来越多的“粉笔头”有机会传递知识与眼界给需要的孩子们,而且在它的带动下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值得一提的是,本站“粉笔头”们还自发捐钱为孩子请来美术老师,每周为六个年级的孩子们各上一节课,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爱,不会消逝,会在时光的打磨中,历久弥香,永驻你我。当然,也期待你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