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站支教日记4:爱,让我们走得更远

(2012-10-23 10:30:11)
标签:

爱心

孩子

红粉笔

西藏

雪佛兰

@星眸秋水钟慧老师来自上海某知名500强公司公关部,对于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西藏的她来说,这次作为雪佛兰红粉笔志愿者的西藏之行,却显得尤为特别。现在就跟随钟慧老师的文字和镜头,一起回忆这几天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吧。

 

白玛,藏语“荷花”的意思。这是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羌纳乡小学支教的第一天,孩子们给我取的名字。我很喜欢。

上一次来西藏,是20066月,转眼已过去了六年多。而这一次的奔赴,颇费周章。10514:25-20:25上海飞拉萨,中途重庆经停1小时。106日上午8:50到拉萨汽车站,9:40开车,历时8个多小时到林芝(午饭停留半个多小时),再转小巴近2个小时到米林,步行8分钟到酒店。在拉萨仅停留一夜,但拍下了夜幕和阳光下的布达拉,我依然是满心欢喜。

在米林,终于与大部队会合。这一站的支教队伍由10位志愿者组成,其中有杂志主编、在读研究生、CBA资深评论员、律师、私立学校教师,还有自由职业者。迥异的社会身份背景下,大家都怀着共同的目标:把自己的知识和感悟,分享给那些最需要的乡村孩子。

107日,来不及休整,上午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和教具,下午10位志愿者备课试讲。几位曾经参加过“雪佛兰红粉笔”以往支教活动的志愿者与大家一起分享经验。律师蒋老师被推选为队长,负责每天排课——5天一共88个课时,10位志愿者平均每天上2节课;我毛遂自荐当上了宣传委员,负责每天挑选照片和撰写微博。

108日,从住处坐车40分钟,志愿者们第一次来到米林县羌纳乡小学。这里的硬件相当不错,新盖的校舍,食堂宿舍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最需要提高的是师资力量,老师加校长一共11位,为全校从学前班到4年级共5个年级113个孩子上课,主课副课一把抓。

 

                西藏站支教日记4:爱,让我们走得更远

第一节课,每个人都心有忐忑。我设计的课程是“感受诗歌之美”,第一课是给三、四年级的孩子上“与秋天相关的诗歌”,安排了两首诗——杜牧《秋夕》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讲了两个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放了一首歌——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还有一个互动作业,请孩子们采集秋天的花、草、叶做一幅拼贴画。课出乎意料的成功,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不愿意下课。

                西藏站支教日记4:爱,让我们走得更远

忐忑之后,惊喜接踵而至。我第二天去上课时,提前5分钟进教室,孩子们都坐好了,满眼期待。我说:“还有5分钟,你们再玩一会儿吧。”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老师,我们现在就上课吧!”这一天的课是“与亲情相关的诗歌”,讲了古诗孟郊《游子吟》也讲了现代诗泰戈尔《金色花》,作业是给妈妈画一幅画。当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看这些给妈妈的画时,大家都惊叹于孩子们用色的大胆,还有情真意切的字句。"妈妈笑了,彩虹出来了。"读到这样天然的文字,每个人都被深深打动。而孩子们的花草拼贴画又一次让志愿者们折服了,我在微博里写下我从来未曾邂逅如此美丽的秋天,面对孩子们这样的作品,我想不出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种美,以及这种美带给我的感动。

第三天,我在多媒体教室给二年级、三年级小朋友讲与门窗相关的诗歌。先讲两首唐诗,再听一首歌,再看由21张中国民居邮票的图片制作的PPT,再放我在国外旅行时拍摄的门窗照片的PPT。每放映一张国外门窗的照片,孩子们都会发出的惊叹,并自发地热烈鼓掌。那现场气氛,可以用激动人心来形容。闪烁在孩子眼中的兴奋渴望的光芒,他们拍红了的小手,都让我超级感动。旁听的老师和其他志愿者也深受感染,忍不住跟着鼓掌。PPT的最后一页上,我还特别放了一张从山上俯瞰羌纳乡小学的照片。看到这张图,孩子们特别惊喜。我想让他们知道,世界很美好,而他们的家乡,也是这美好中的一部分。

我的第四课“与颜色相关的诗歌”和第五课“与友情相关的诗歌”也大受欢迎。每次课后,我会把课上讲到的诗歌打印出来贴到教室门口,每个孩子都认真的抄下来。二年级的班主任告诉我:那个主动回答我的提问、但是只会用藏语回答的瘦小男孩,就是班上最皮最不喜欢学习的孩子。还有比这更好的肯定和褒奖吗?

西藏站支教日记4:爱,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是,离别来得那么突然。周五上完上午的课之后,就是汇报演出和联欢了。节目很精彩,特别是CBA评论员侯老师充分发挥篮球特长,用《最炫民族风》做伴奏,结合篮球动作和藏族舞蹈动作编了一套篮球韵律操,率领四年级孩子一起表演,high翻全场。等羌纳乡小学的老师们也表演完节目之后,离别就在眼前了。校长德吉卓嘎致词,说着说着哽咽了,导火索一般,孩子们开始抽泣,老师开始流眼泪,志愿者们也撑不住了。我不想让孩子看到自己伤心,用刚刚领到的“红粉笔”志愿者证书挡着脸,悄悄抹眼泪。

在上车离开之前,我到三年级的教室里和同学们告别,把红粉笔的红色外套和帽子送给班主任。孩子们围住我抱在一起哭成一团,场面几近失控。最后,还是老师的一句神安慰,把我逗得破涕为笑。老师说:同学们,我会把这件衣服和帽子挂在教室里,你们看着,就像见到了白玛老师,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去上海看她!

那天晚上,志愿者们看到了城市里久违的璀璨的星空。在黑丝绒一般的夜空中,繁星点点,如碎钻,如梦幻。在宁静的星空下,每个人都在回味这五天:我们究竟为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我的想法很简单: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因为我们的到来,对未来和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冲动的向往,对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一点。我们就不枉此行。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是在付出的同时收获 —— 爱。正是爱,让我们走得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