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虎的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
在班级里,文虎表现非常突出。在全班一起观看科普片“神奇的地球”之后,他能很准确地回忆出不少细节:地球生物的起源是海洋里的细菌,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欧洲,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构成……在朗诵诗人西岛的作品《荡绕果或小叙事曲》时,他的领悟力最快,马上就体会到这是来到城市生活的诗人想起了故乡苗寨荡绕果和父母,感到“很深的想念”,朗诵时的抑扬顿挫也恰到好处。
在贵阳西西弗书店读书活动刚开始的时候,主持人邀请一个孩子上前朗诵一个故事,报德小学的孩子们初来乍到都有些害羞,低着头躲在位子上,而文虎亮亮的大眼睛看向我,我笑着点头,他就把手举得高高的,读故事的时候声音也大方而洪亮,让很多老师记住了他的名字;当孩子们被问及理想,前几个学生都回答要“考上大学,将来报答爸爸妈妈”,轮到文虎,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要考上清华大学,将来做一个作家!”掷地有声的语气让我觉得有些恍惚,少年时的梦想总是轻易让人感动,因为它会让人想起自己所没有得到的东西,想起自己最终没有到达的地方。
文虎不仅是一个聪明大方的好学生,同时也充满童趣。山野中长大的孩子总是有几项让人赞叹的独特技能。在参观贵州师范大学的时候,他摘下路边的草叶,调皮地吹出不同的旋律,还教起同行的志愿者来。在好伦哥吃饭时,他好奇地走来走去,拿各种各样的水果点心配菜,还一边自言自语地跟我说“不能拿太多,不然就浪费了”。
文虎和报德小学的很多孩子一样,是留守儿童,爸妈每年有几乎一半的时间在广东打工,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和三个弟弟妹妹,都在报德小学读书,大妹妹跟他同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不假。一天中午放学时,我看到他的妹妹在教学楼前徘徊:
——你哥呢
——哥哥回家帮爷爷干活儿,做午饭
——你怎么不回家啊?
——我在这儿等弟弟妹妹,带他们一起回家。
后来,跟学生们感情日益加深,我在跟其他志愿者提起文虎时,有时都用“我儿子”来称呼他,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小男子汉。只是没想到临别时,这个小男子汉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周五的联欢会结束后,最后的分别时刻终于到了。老大提前好几天就对志愿者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提前把所有的行李收好,一结束就拿东西上车,否则孩子把车围住就走不了了,还徒增伤感……粉笔头儿们确实动作迅速,抢在12道送行酒阵在乡路上摆好之前就“龟缩”在车内了,只是每个人眼睛都肿肿的。当车子缓缓开出几百米,旁边都站着孩子,车子越行越远,这时我看到文虎冲在送行队伍的最前面,已经离开学校几百米远。这个小男子汉在主持联欢会的时候就抽泣着,险些无法把主持词讲完,现在更是眼眶含泪。我眼前也朦胧了。
希望我的花儿越开越美,希望就如同文虎自己写给我的留言:“老师,虽然你走了,可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