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教研活动人教二上《认识时间》教学实录
(2014-11-21 10:47:27)
标签:
教育 |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会5分5分地数分钟,理解1小时=60分钟。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会5分5分地数分钟,学会两种记录时刻的方法,理解1小时=60分钟。
教学纪实: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都把自己心爱的小闹钟带到了课堂上,现在请大家观察钟面,回忆一下,关于钟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1:钟面上有12个数。
生2:钟面上有12个大格。
生3:钟面上有时针、分针。
师:你来指一指。
生4:钟面上还有很多小格。
师:这是一个新的发现,看来你观察的很仔细。
师:我们对钟面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谁能读出这个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分针长长指12,时针粗粗指向8就8时。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其实,在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时间都是整时,还有很多像这样的时间(出示课件),这是我们上午第二节上课开始的时间,这是午休结束的时间,而这又是我们每天放学的时间。那么,这样的时间又该怎样认、怎样读呢?这节课,我们就再一次走进时间王国,进一步认识时间。 (板书题目)
二.自主发现,学习新知
(一)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钟面,有的同学提到在钟面上有很多小格,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12---1这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
师:谁愿意到前面给大家指一指,数一数?
生:1、2、3、4、5。
师:别着急,边指边数,让同学们看清了,你数的对不对。
师:同意吗?看来在这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那其它任意的大格里,又有几个小格呢?听清老师的要求请你在钟面任意找出一个大格,大声的数一数?看谁数的最认真,开始吧!
师:谁来说一说你数的是哪个大格?
生1:2---3这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是这样吗?
生2:6------7这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
师:快看看,是这样吗?
师:刚才举手的同学们,你们数出的那个大格中也都是5个小格吗?
生:是
师:看来,钟面上每个大格里都有------
生:5个小格。
师:那么,整个钟面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再拿起你的小闹钟,想办法数一数,数完的同学大声的和你同桌说一说,开始吧。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1:一共有60个小格,我是1个1个地数的
师:你做事很有耐心,也很细心,这种方法可以。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也数出了60个小格,我是5个5个数的。
师:到前面给大家边指边数一数。
师:这种方法数得挺快。
师:刚才,好多同学都采用了5个5个来数,现在大家一起也来5个5个地数一数,好吗?
(二)认识时间。
1.认识1分。
师:看来整个钟面有60个小格,老师告诉大家,分针走1小格所用的时间是1分。
2.认识5分
师:那么,分针从12走到1,也就是一个大格,经过几分?为什么?
生: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师:你们再想一想,分针还可以从哪走到哪,也是5分?
生1:分针从1走到2是5分。
生2:分针从4走到5是5分。
生3:分针从10走到11是5分。
师:同学们可真善于观察,也就是说分针每走一大格,经过5分,一起来读一读,这回再请你仔细观察,如果分针从12走到2,又经过了几分呢为什么?
生:一个大格有5个小格,两个大格就是10个小格,也就是10分钟。
师:都同意吗?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在自己的小钟面上,数一数,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12走过钟面上的每一个数,各经过了几分钟。
师:谁来说一说,
生:分针从12走到3是15分钟,从12走到4是20分钟......
师:那么你们想一想,如果分针走一圈需要多少分?(60分钟)同学们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
师:可以了吗?那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中出现的钟面,分针分别从12走到了几,我们来抢答,看谁说的最快,准备,抢答。
生5:我能5分5分数到55分。
师:还可以怎样知道是55分?
生6:我用60分减5分也能知道是55分。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换个角度考虑,也能知道是55分,真棒。
师:现在知道分针走整个一圈,经过了多长时间了吗?
生:60分
3.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整个钟面共有60个小格;分针走一个小格经过1分钟,走一个大格经过5分钟,走一圈经过60分钟。
4.认识时、分的关系。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小闹钟拨到12时,拨完以后马上坐好,同桌相互检查一下,看看对不对?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从12时拨到1时,注意听,在拨的过程中看谁能不但拨的准,而且注意观察了分针和时针的变化,完成的同学,把自己的发现大声的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发现时针走了一大格,分针转了一圈。
师:你真善于观察,发现了从12时到1时,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其他同学,你们发现了吗?再来说说。
师:老师也想拨一拨(大表盘),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分针、时针的变化。
生:分针走的时候,时针也在走,分针转一圈了,时针才走一大格。
师:是不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时间每走一小时,时针和分针都有这样的变化呢?请你任意拨出一个整点时刻,开始,拨完的同学迅速坐好,现在就从你钟面上的这个整点时刻出发,拨到下一个整点时刻,注意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
生:从3时拨到4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大圈。
师:同意吗?看来通过刚才我们实际的拨一拨,我们知道了分针走一圈的同时,时针走一大格。
师:还记得分针走一圈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分?
生:60分
师:时针走一大格所用的时间是多少时?
生:1时
师:那么,这1时和60分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1时=60分
师:(板书)大家一起读一下。 还可以是——
5.认识具体时刻。
(1)教学第一个钟面:10时5分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所学到知识,来看看刚才这几幅图上的时间吧?首先看看上午第三节课开始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呢?
生:10时5分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时针指向10,分针指着1,是5分,合在一起是10时5分。
师:你们同意吗?注意观察我们先来看时针,时针不是整整好好指向10,而是过10一点点,就是10多,分针指着1,是5分,合在一起是10时5分。谁再来说一说?
师:请你仔细观察10时5分的电子表表示形式,在写10时5分时,不满10分,要在几分前面加一个“0”。一起来读一读。
(2)汇报中午休息时间:12时30分
师:午休结束又是从什么时间呢?
生:12时30分,
师:你是怎么考虑的?
生:时针指过了12,但还没有到1,所以是12时多;分针指向6就是30分。
师:谁 能像老师一样写出它的电子表表示形式。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写的对不对,其实12时30分我们还可以说成——12时半
(3)放学的时间:3时50分
师:现在是几时几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4时50分,时针指向4,所以是4时,分针指向4是50分。
师:有不同想法吗?
生2:现在应该是3时50分,时针虽然指向了4,但分针还没有指到12,所以现在还不到4时,因此是3时50分。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4时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向哪?那你观察这个钟面上的分针指向12了吗?那它到4时了吗?
虽然时针已经快指到4,分针没有指向12,所以还没到4,它是3时50分。
(你观察的可真仔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虽然时针已经快指到4,分针没有指向12,所以还没到4,它是3时50分。)
(4)小结:
师:在观察钟面时,首先看时针指过几时,但还没到几时,来确定几时多,比如当时针指过3还没到4时,就是3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几,就是几个5分,来确定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师:通过我们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共同发现了认读时间的方法,这是小明假期去冰雪乐园游玩的时间安排,你能正确的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师:下面我们就按顺序说一说小明的时间安排。
生:汇报
师:来我们再来读读这4个时刻,准备开始。
师:这是小明滑冰的时刻,5分钟前小明刚刚穿上了滑冰鞋,你们知道那是什么时间吗?
师:从这个时刻又经过5分钟后小明已经绕着广场整整一圈,那又是什么时刻?
师:相信,小明的一天一定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在课余时间多做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2.游戏------拨表盘、认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时间,你能在你的小闹钟上随意拨出一个时刻,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拨的是几时几分,同时要说一说这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
四.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老师也想拨一个时间,请你仔细观察,看清了吗?请你大声读出来(3时16分),这个内容就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时间过得真快。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希望你们能将今天所学
评析:
刚才大家看到范宏宇老师执教的一节认识时间,时间的特点就是没有直观形象,具有相对性、主观性等特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开设的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为了分散重难点,便于学生掌握,教师分成了4个层次进行教学,逐步递进;
首先是让学生回顾钟面结构,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回顾钟面的结构,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是让学生认识1分、几分,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了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的基础上,学会5分5分的数分钟。
再次是让学生掌握“时”和“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直观的认识“1时=60分”“30分钟可以说成是半小时”。
最后,让学生学会读写几时几分。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读写时间的方法。
通过这4个层次的学习,分散了重难点,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经历了探索的过程,使学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有利于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课堂上巧妙建构知识体系,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培养学生时间观念。
时间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不像长度单位可观察,不像质量单位可直接体验,在教学中,范老师能够注重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使学生对新知有深刻的理解。课的伊始,在讲解1分这一时间单位时,教师夯实数小格的方法,以加深对于1分钟是经过的一段时间的特殊涵义的教学。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的存在,比如上第三节课的时刻,午休及放学的时刻,这些都是在认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一种时间观念,学生对于时间在没有接触数学时仅停留于早上上学,晚上回家,周末休息等,教师恰好依托学生的这种生活所经历的熟悉的情境去促进孩子时间知觉的发展。
二.体验参与探究乐趣,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学习新知。
课堂上,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真可谓乐此不疲。教师利用学生的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猜想,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比如在教学1时与60分的关系时,教师设计让学生动手拨表从12时到1时,边动手操作边思考时针与分针转动情况,在操作中感悟分针走过60个小格1圈,时针走了一大格,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课堂彰显灵动思维,体现思考的层次性。
课堂上,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交流,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学生在数分针走过1圈是60个小格时,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住每一个数字所表示走过的分钟数,有的学生5个5个数,还有1个1个数,还有10个10个数等等。正因为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学生学得才会主动、轻松的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再如:对三个钟面时刻的认识,也是层层递进,由教师的教,到最后学生自主地学,尝试,学生能够将3时40分这一读表难点在螺旋上升的思考过程里逐一消化。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在用心发现中层层深入的思考,提高对钟表的认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