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金中
黄土地、窑洞、朝气蓬勃的农村青年……曾获茅盾文学奖的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再度被改编成电视剧,于2月26日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开播。这部经典名著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当它再次在荧屏上展现给观众时,总能勾出很多人对那个年代内心深处的一段记忆。河南的作家们又有着什么样的感触呢?
说角色|主要人物有优有劣
孙少平、田晓霞、孙少安、田润叶……这些路遥笔下经典的人物形象经过袁弘、佟丽娅、王雷等新生代明星的演绎,还能否呈现出那个时代的感觉?
“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反正我对剧中的孙少安这个人物不认可,太阳光了,那种贫穷孩子的少年老成基本体现不出来。”作家八月天坦言,剧中的孙少平给人的印象也不太好,“原著中孙少平是有些忧郁的,电视剧里给人的感觉是有点阴”。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作家宫林,他认为:“孙少平显得年龄有些大,不太符合我心目中的形象,他说的一些话都有拔高的嫌疑。”
而作家尚攀则认为,袁弘演的孙少平无论是眉目间透露出的坚毅与质朴,还是微微拘谨的肢体语言,都表现出了一个纯朴而又满怀理想的农村少年。“王雷演的孙少安,基本还是能把那种聪明朴实又勇于承担的长子形象展现出来的。”
“电视里的孙少安多了一些戏谑少了一分稳重,多了一些农村汉子的土气少了一些质朴。”欧阳华说,这部戏让她最受不了的就是陕北话、关中话、普通话夹杂,“忠于原著就一定要用方言吗?”
男演员们的表演引发了一些争议,相比而言,女演员在作家们看来就出彩很多。
“田晓霞那个形象跟我想象的基本一致,有一种小家碧玉但不失独立自主个性的气质。”作家八月天如是说。而尚攀也认为,佟丽娅演出了少女特有的温婉灵秀,田润叶与孙少安告白一段处理得真挚又得当;田晓霞的饰演者李小萌尽力表现出原著人物的阳光质朴与男孩子气,不过表演还略显生涩。
“郝红梅善解人意里的敏感羞涩,田晓霞活泼中的叛逆都活灵活现的,生活气息浓厚。他们这些人物基本符合我阅读原著时在脑海里展现出的那个特定时代一幅关中农村的历史长卷。”欧阳华这样说。
说剧情|时代特质难以展现
演员们塑造的人物形象在作家们的眼中有褒有贬,但电视剧对于故事的描述和整体构架的铺垫叙述则受到了作家们的普遍批评。且不说那些过于琐碎的旁白让人感觉像是在看广播剧,也不说那些略感突兀的军装造型,作家们不约而同的一个感觉是:就目前看到的剧情而言,基本无法展现路遥笔下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特质。
八月天说:“《平凡的世界》光那个开篇,路遥写了几个月啊,你可以去翻翻原著,那种气势磅礴的感觉,那个时代农村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电视剧基本上没展现出来。”
对于女作家任瑜来说,最不可接受的就是电视剧无法完全复原那个时代的环境和氛围。“有些可能是偶像派演员的因素,有些可能是现在观众视角的变化,小说中有些尖锐的冲突矛盾现在已经淡化甚至不成立了,比如城乡的分隔和身份的鸿沟,由此而造成的痛苦和磨难,似乎连导演都理解不了,更别提演员们了。”
路遥的小说成书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人们的观念、思维和精神毕竟有别于现在。也许正因为如此,电视剧中对于一些情节的处理融入了现代观念,这让作家们感觉难以接受——毕竟这部名著启发、引导和改变了很多人,今天荧屏所展现的,并非是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份记忆。
宫林对此深有感触:“在那个时代,那种艰苦环境中的自信,那种恶劣条件下的拼搏,那种农村青年所固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种较为纯粹的理想和坚持,不光电视剧没有展现到位,现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了。”
著名作家张宇也在闲暇之中看了这部电视剧,他的理解则豁达很多:“影视和文学毕竟是两种艺术,没有影视能够完全展现原著小说的魅力的,我们不能太苛求,每个人看完电视剧能有一番自己的感受,就足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