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言(略萨的魅力)
(2011-06-30 22:49:35)
标签:
文学略萨诺贝尔文学奖谁是杀人犯八月天文化 |
分类: 我看 |
说实在,开始读略萨,还是他去年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事。其实,这时候,他的作品已经几乎全部翻译到我国。准备买他的作品的时候,咨询墨白老师,他已经关注略萨很多年了。
于是在当当网买来了他的一部分作品,《绿房子》《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利亚姨妈与作家》《谁是杀人犯》,等等,开始散漫地读。我发现,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略萨的作品(不知道是翻译家的缘故还是他作品本身的缘故,我想兼而有之吧),很好读。
比如他的《谁是杀人犯》,以两个警察调查一桩杀人案件的情节推进,步步深入,直至真相大白,可谓引人入胜。无疑,这部作品的魅力,有很大比例的故事因素。
我还发现,他在叙述中,会插入情节之外的内容。比如,两个人在谈论一个问题,而另外的人在谈论别的问题,他会插花着写;或者,一边写两个人的对话,会插入附近环境中的一些情景或声音,比如,两个人谈论问题的时候,会插入附近有一只猫在叫,或者一头驴在叫,或者一个醉汉在大喊大叫。从而使叙述由单线变成复线或多线,看起来更接近生活,也更丰富更厚重。
由此,我想,现实主义(无论是社会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还是魔幻现实主义)也好,有故事也好,作品的可读性并不消弱其艺术价值。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为国外泊来的文学潮流,并不是高于现实主义,只是人们在文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和实验。
我们可以借鉴,但不可以机械模仿;我们可以创新,但不可以颠覆传统;我们可以敬仰外国文学,但不可以蔑视中国文学……《红楼梦》的文本经典,《水浒传》的结构经典,《西游记》的魔幻经典,《聊斋志异》的神秘经典,等等,一大批明清经典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一席之地。我们一定不能厚此薄彼!
后一篇:浅谈墨白小说主要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