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河南八月天
河南八月天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05
  • 关注人气:4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雅淡定的人生书写

(2009-07-01 14:00:50)
标签:

八月天

清湘

玉兰花开

文化

分类: 我看

素雅淡定的人生书写

——《玉兰花开》印象

八月天

就那么优雅地走来,犹如它的主人,素洁而淡定,风情而内敛!

展卷而阅,于是爱意浓浓,于是温柔多姿,于是智慧挥洒,于是古色古香,于是繁花似锦,于是百花竞放,于是豪情万丈,于是高唱低吟!

犹如高贵典雅的白玉兰,清香四溢,沁人心脾;犹如静静绽放的野百合,孤芳独傲,不事张扬;犹如不卑不亢的文竹,枝丫飘逸,风骨傲然!

                                           ——题记

记不清是什么时间,偶然闯进杜玉芝的博客,看了她写一次文友聚会的博文,因为其中提到一些我认识的文友,我便留了言,于是有了第一次交往。

也记不清什么时间,在沙龙里看到一篇清湘的《文竹》,那散文写得精悍、淡定、沉着,便感觉作者应该是一个睿智而清高的女子。

很长一段时间,我把杜玉芝与清湘当做两个人。

后来在沙龙里看见魏欣发的《玉兰花开》封面,再看到著名评论家何弘老师为《玉兰花开》写的序,突然明白,那清湘与杜玉芝乃是一个人。这时候杜玉芝在我的脑海里还是一个符号。

等到在杜玉芝与魏欣的新书发布会上见到她,穿着一袭布满淡蓝淡紫碎花的连衣裙的一个曼妙女子,让我无端地联想到上海的市花白玉兰,清香扑面而来。

我想,郑州离上海很远,杜玉芝的故乡兰考离上海也近不到哪里,可她身上怎么就浸染了那么浓郁的白玉兰气质?后来她说她没去过上海。我思索良久,自以为是地断定:那白玉兰气质,源于她的文字。

这是闲话,下边书归正传,说作品。

玉芝的素雅淡定,体现在作品中,则是朴素的自然之本真,没有道家的飘逸,也没有佛家的空灵,而是以凡尘俗世的精神看人生。依托对文学的热情和痴迷,她用充满质感的文字,引导我们去触摸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与人生的幸福,
使我们重塑对未来的信心和憧憬。

玉芝的散文,是清幽而阳光的,在淡定中透着激扬,在平静中透着温情,在灵动中透着厚重。她把对生活的理解与诠释,机智地幻化为月光、花草、古城等具体的实物,以此书写人性的温暖。她的散文,柔软而质朴,无论是写景,状物,记事,抒情,思辨,她的文字看似随意挥洒,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真、善、美。

她可以把一件悲情的事情,叙述得充满温情和力量。在《紫色的葛花树》中,她不动声色地讲述了一个与葛花相关的悲情故事,但我们从中看不到悲伤与沮丧:“葛花的确像一位美丽的红颜,排缠不了凡尘的困绕。又到了四月份,姥姥排行最小的女儿、也就是我的母亲又去摘葛花,不慎掉入旁边的大坑,周围的孩子们齐呼救人,正在万分危急的时候,同村一名姓朱的青年救出了母亲,就在那棵葛花树下,母亲吐出了很多水,才算保住了性命。那位姓朱的青年托人到姥姥家提亲,因为两个家族之间几代有怨,姥姥严辞拒绝,虽没有联姻,从此两个家族却能平安相处了。”

那篇我早已读过的《文竹》,则是她对人性温暖地记忆:“我惊讶,而又满心欢喜地抚摸它倔强的茎杆、直挺向上的茎芽、纤柔的茎叶,没想到这棵早已被我遗忘的生命居然以一种崭新的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觉得胸腔内有一股热流无遮无阻地直往上涌,自然而无半点娇情,不只为被自己遗弃的一棵花草顽强的生命力,它让我想到女友,后来她那位所谓的老公回来了,因为那位能帮助他的女子另攀了高枝,于是,他有了很深的感悟,但他终久是幸运的。而女友在默默地执意地等待,身边跟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因为动心地爱了,虽没有轰轰烈烈,却能经受漫漫而落寞的平淡时光的煎熬,努力坚守那份美好的希望,犹如那棵文竹,这是最可敬的吧。”

她把一棵文竹的成长,与一个女性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而结局则是绝处逢生,女友的老公受挫后又回到她的身边,人性的回归,让读者也会“有一股热流无遮无阻地直往上涌”。

哲理与感悟,体现人文关怀,这是杜玉芝哲理散文给我的印象。

“当冬天以寒冷的姿态向人类挑战,可爱的小动物称偷懒不是懈怠而是冬眠,这是一个经受考验的季节,是沉沦是奋起在此一决。当一缕明媚的阳光像一双温暖的眼睛照耀着我的心房,顿觉这冷峻就是深刻,它将升华为最美的起点!……一个人行走是一种悠然;一个人在灯下漫笔是一种宁静的享受;一个人舞蹈是一种修炼;一个人喝一杯咖啡是一种品味;一个人深爱一个人是一种境界。”

这是《一个人的舞台》中的片段。我们不难看出,杜玉芝不仅仅是理性的感悟,而是把思辨溶于人文关怀之中,令人读来感动油然而生。

细密质朴的情感,彰显着爱的诗意,是杜玉芝散文的又一特点。让我们读一下《我的家园》中的一段:“尤其看着一棵棵很小的苗一天天长大,真的是一种无以言喻的快乐,不说开花,单就那青翠欲滴的绿色,足以让自己一天的心情美好起来。但我并不偏爱我的每一棵花草。我不会像历史上的皇帝面对自己众多的美丽妃子,常常顾此失彼,失宠者必须忍受深宫的寂寞。而我绝对让自己喜爱的花草有同等待遇,给它们各自所需的呵护与关爱,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快乐与美的享受。”

作者对花草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跃然纸上。而这爱意里,又充满了浪漫与温馨,高雅与诗意。

读杜玉芝的散文,对我来说是一次快乐、轻松的审美旅行。真正的散文,必须是让读者感动的美文;美文之美,不仅仅是辞藻华丽,行文的雅致,而是一种心灵渗透于文字里的光辉,是对人性的诠释与关照。玉芝的散文,无论轻柔、明快,无论含蓄、多姿,无论细腻、阳光,读来都使我们如醉如痴,心旷神怡。我们感动的潜移默化中,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

篇幅所限,笔止于此。信手涂鸦,贻笑大方。是为感。

                      2009年6月23日晨6时23分完稿于谋心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