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浓时诗飞翔(诗评一则)
(2008-09-23 19:44:48)
标签:
艺术文学诗歌红枣农民杂谈 |
分类: 文学茶座 |
情到浓时诗飞翔
——简评石聚彬诗歌《枣》及散文《农民的心声》
○八月天
朋友转来石聚彬的诗作《枣》与散文《农民的心声》,读后的感受十分强烈,自己的心扉宛若被一双平凡而又非凡的翅翼有力地拍打着。扑面而来的,是波涛汹涌般的豪情;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是对那片土地白酒般浓烈的挚爱!
以情感人,真诚地展示心灵深处的声音,这是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最大的特点。一个缺乏真情实感的人要能写出好诗,那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诗歌《枣》还是散文《农民的心声》,无处不洋溢着浓浓的情感。请看《枣》的开篇:
啊!
家乡的枣
民族的象征
国人的骄傲
华夏五千年文明
而你却有八千年的历史
源远流长
把枣的历史与中华五千年文明联系在一起,真切表达了作者对枣的深厚感情和深刻理解。如果没有对枣的熟悉,没有对枣的厚爱,无论如何也抒发不出这样强烈的情感。
众所周知,诗人的情感和气质总有其独特的地方。这方面,石聚彬给我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他是新郑奥星实业有限公司的掌舵人,从小生活在枣乡的农村,他的事业也围绕着枣崛起,他的诗作当然属于枣乡,属于他的红枣事业。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丰富的,立体的。在诗中,作者一咏三叹,枣的历史,枣的用途,枣在不同时期给人们带来的福祉,都融进了激情澎湃的诗句,作者对枣的深深爱恋,对过去的缅怀,对未来的展望等情感都跃然纸上。
《农民的心声》中有这样一段:
“我浑身散发着农民的气息,说着土里土气的地方话,也许会有人对我这个农民工不屑一顾。但是,我有理想,我有追求,我要靠我的智慧和双手创造我们农民工的价值,要让所有人明白农民工存在的意义。”
朴实无华、情真意切的寥寥数语,表现出了当代农民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情怀。
无论是诗还是散文,都是抒情言志的载体。石聚彬的诗,是代表枣乡人民抒发的集体之情;石聚彬的文,是代表广大农民抒发的公共之情和时代之情
我们知道,爱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最重要的标志。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热切追求的文字里,在诠释远大理想与高远志向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对故乡那片热土博大的爱。
石聚彬的创作,不同于专业诗人靠灵感支撑,更不是坐在优雅的咖啡厅与茶社里的高谈阔论,与“抱膝哀歌,握笔愤叹”的文豪们相比,他的手法与技巧是本分而传统的,没有现代诗的晦涩意象,也没有雕琢的文字游戏,而是直抒胸臆,放情纵歌。
这种风格应该说是健康而充满生机的。也许这有点拙朴,作品也因此显得过于直露而内涵不够,但这一点也不影响表达,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一颗炙热的心的激情跳动。
当然,在意境的营造和语言的锤炼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斟酌。但无论如何,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写出如此豪迈的诗篇,已经体现了作者发奋向上的精神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此文已在2008年9月26日《东方今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