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读《吕氏春秋》随感
《吕氏春务·审分》曰:“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苛疾无自至。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主亦有地,臣主同地,则臣有所匿其邪矣,主无所避其累矣。”它说的意思是:凡是做君主的,一定要明察君臣的职分,然后国家的安定才可以实现,奸诈邪僻的渠道才可以堵塞,浊气恶疾才无法出现。修养自身与治理国家,其方法道理是一样的。现在用许多人耕种土地,共同耕作就缓慢,这是因为人奉送有胃法藏匿自己的力气;分开耕作就迅速,这是因为人们无法藏匿力气,无法缓慢耕作。君主治理国家也像种地一样,臣子和君主共同治理,臣子就有办法藏匿自己的隐私,君主就无法避开负累了。
这就让我想起了众所周知的:“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故事很简单,含义很深刻。人民公时期,集体劳动,按劳分配,极其合乎情理。那时候,劳动热情很高涨,目地是为了多积累工分,工分越多,分粮油越多,反之则少。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并未真正提高,不少人出勤不出力,只要记工分就行;工分就是农民的命根,只要能保住命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又有何妨?“奸伪邪辟”、“恶气苛疾”之风气一旦盛行,就像兔丝依附在豆棵上悄然漫延,要想斩草除根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个年代,别说吃馒头,连碗稠饭都很少见。
一个英明的君主,一个英明的决策“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农业改革成功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农村包围城市,工业改革也成功了。中国的经济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由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循徐渐进,锐不可当。
一代伟大的君主,带领他的臣民从繁荣走向昌盛,从安康走向和谐。又有谁能够忘记那个不是君主的君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