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流行过生日,大到八九十岁,小到一两岁,过个生日都要大张旗鼓,弄出很大的动静不说,还要花去一笔不小的经费。说句心里话,对自己的生日有个纪念,也不为过。特别是老人,年纪大了,趁着过生日把子女们聚到一起,也是一种巩固亲情的机会。问题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把生日当作大事来办,这就失去了其纪念意义。
在有些国家,生日的另一种说法为“母难日”,也就是说,自己的生日,就是母亲受难的日子。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夸张!想想,自己的诞生,就是伴随着母亲经历苦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母亲处在生与死的边沿。为了自己这个新生命的诞生,母亲除了历经十月怀胎与分娩的苦痛,还要勇敢面对死神!而我们,有多少人在过生日的时候会想到自己的母亲呢?
小时候,生日是母亲记着的,总会在生日这天给我煮一个鸡蛋。在那个贫穷的时期,一个鸡蛋就是最美的副食。童年时候盼着过生日,就是为了那个煮鸡蛋。
当我成家单独生活的时候,因为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大多时候就被忘记,偶然也会记起来,便沿袭了母亲的做法,吃个煮鸡蛋完事。
当我理解了生日的意义的时候,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那是我离开家乡刚到郑州,一个人在郑州漂。那天早上我骑车从住处去上班,突然想起来是自己的生日,就下车站在路边给母亲打电话,电话通了,我告诉母亲我今天整整三十三岁了,母亲一听说是我的生日,就笑了,说自己给自己煮个鸡蛋吧。我没有向母亲说起“母难日”,我知道母亲在时时关心着自己的成长!三十三岁,在她眼里仍然是一个孩子。那天与母亲通完电话,我站在路边流泪,久久地不能自已。
大多数母亲不知道“母难日”,也不会提起对孩子的养育所付出的辛劳。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无边的!
儿子生在新时代,过生日也很自然。但我对此并不重视,很淡化,所以也就很了草,花几块钱买个小蛋糕,多做几个菜,就算过了。后来到了城市,儿子的同学生日大都过得很隆重。我不想让孩子感觉委屈,就对他说:“你过生日我给你拨点经费,你自己跟同学过吧。”
儿子却说:“现在流行不过生日,谁过生日谁傻冒,我不过了。”
我知道儿子是心疼钱。从小,他在花钱上都很有节制,我从来没有限制过他花钱,也许正是我对他的彻底解放养成了他这种自觉性。
我当然同意儿子的提议。就这样,儿子的生日仍然马马虎虎买了个蛋糕在家里弄了几个菜算过。
生日,只是一个纪念自己成长的日子,其实它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不能为过生日而过生日,更不能为生日所困。最主要的是,在生日这天一定别忘了是母亲的另一个日子——“母难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