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碎片之三:马达改电扇之惊险

(2007-07-10 08:43:25)
标签:

记忆碎片

分类: 文学茶座
               记忆碎片之三:马达改电扇之惊险
    这个碎片是与朋友聊天的时候想起来的。尽管说起来有声有色,但回忆起当时的来龙去脉也很模糊了。
    上世纪70年代,电扇在农村少得如凤毛麟角,连乡干部都很少有。因此,能享受电扇也是很高远的目标。但是,这个象征着富贵、奢侈的家伙却被农村孩子所知道。我曾经在县城的电影院里享受过电扇的凉风,是那种用一根长长的柄固定在房顶上、下边坠着一个大圆铁陀螺、陀螺上有三个长长的扇叶的大电扇,也许是当时的夏天气温不高,也许那时候年龄小对气温不敏感,坐在电扇底下看电影的时候,感觉那电扇撒下的风是那么凉爽。回到村里,我向伙伴们炫耀了好长时间,甚至成了当时我们圈内的权威电扇专家。
    当我上到初二的时候,正好是70年代的最后一年。那时候生产队也接近尾声了。当时很多生产队都有磨房,一个马达,带一个“一风吹”磨(也就是把粮食粉碎一下就出来的那种电磨,没有把麸皮与面粉分离的功能 )。我一个同学的哥哥是一个磨房的“当家人”。在一个天气晴朗、气温很高的中午,我与我的那个同学来到了他哥哥的磨房。当时他的哥哥热得直流汗,擦汗的毛巾都能拧出水来了。我们进去也热得够呛,正准备走,突然看见门后放着的一个马达,凭着物理课上学的一点知识,我的灵感一下子就来了。我说,这个马达不是没用吗,可以改成个电扇。
    我的同学也说,是呀,哥,改成电扇你这磨房就凉快了。
    我同学的哥哥也动心了,他点点头,兴致勃勃地说要拥有全村第一个电扇。
    接下来,我们三个人开始工作,要把那个马达改成全村第一个电扇。我回家拿来一块我爹不知道做什么用的白铁皮,用剪刀剪成两个叶片(根据我们所见过得电扇叶片那块铁皮只能作两个)。我同学说人家的电扇都是三个叶片,两个能行吗?我像一个专家很专业地说,没关系,三个叶片两个叶片也就是风量大小的问题,现在不是没有三个吗,只能这样了。同学的哥哥也说,就是,风小点关系不大,关键是我们有了电扇。
    同学的哥哥用铁丝把叶片扎在马达退掉轮子的轴子上。一边弄还一边说,这可得捆结实,要不掉下来了就成飞刀了,还不把头耍下来。
    等到把叶片扎好,我们好不容易把马达叶片朝下吊到房顶的一根檩上,同学的哥哥用手推推,没有动,说可结实,行了,全村的一台电扇可以开闸了。
    电闸一合,“电扇”飞速运转,风速特大,但就是不往下吹,整个磨房都是风声,嗡嗡作响,就是感觉不到凉快。
    我大声对他们说,扇叶的方向不对,风都往上跑了。正说着,听见咔的一声,一个叶片成了飞刀,重重地砸在墙壁上,把墙壁的土坯打了一个大坑。我们顿时大惊失色,马上放弃了改变扇叶方向的讨论,趴到床底下不敢动。再往上一看,另一个叶片垂着,在马大的转动下一晃一晃,摇摇欲坠。同学的哥哥想去关掉电闸,可又怕那片扇叶落下来变成飞刀耍在他身上。后来观察了好大一会,看着那片扇叶一时还变不成飞刀,但也不敢大意,从床底下找到一个竹竿,然后像潜伏在前沿阵地的解放军一样匍匐爬行,用竹竿把电闸捣下来,终于让那个最初是全村第一太电扇、后来成为发射飞刀的机器停了下来。
    事后,同学的哥哥对我说,最初我以为你是个电扇发明家,原来是个飞刀发明家,差一点把我的脑袋耍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