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春红——用柔弱的双肩撑起家庭之重

(2007-04-02 22:12:23)
分类: 散文随笔

水春红——用柔弱的双肩撑起家庭之重

本报记者 尚玮民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这句闻名世界的名言,在陕县张茅乡丁家庄村水春红一家身上再次应验。年幼时母亲有病,作为长女的水春红初中未毕业便告别校园,辍学帮爸爸照顾家庭;2003年,母亲病逝,更大的不幸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父亲和水春红带着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艰难度日;2005年,父亲外出打工遭遇事故身亡,这个家庭几乎陷入绝境。水春红,这个二十出头的农家姑娘,坚强地擦干眼泪,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庭,在失去亲人的悲痛和贫穷困扰中,一边种地,一边工作,用超人的毅力继续支撑着年幼的弟弟、妹妹上学,诠释了一个农村青年不同寻常的苦难人生与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和责任。

辍学之苦

1996年4月15日,对于14岁的水春红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是星期一,她没有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她要和爸爸一起到地里干活。

有病的妈妈问她:“春红,你咋不去上学呢?”

一向内向的水春红低着头,她不敢看妈妈的眼神,躲躲闪闪地说:“我,我不上了。”

“你咋说不上就不上呢,妈妈还等着你考上大学呢……”

妈妈说着就流起了眼泪。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对子女上学非常支持,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读书,有朝一日能考上大学,从山村走出去。如今,学习成绩一直优秀的大女儿春红中途退学,她清楚是自己常年有病的原因。她心里一阵内疚,无奈和绝望让她泣不成声。

此时,春红很坦然地拿起毛巾为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我知道我不上学你心里难过,是我自己不想上了,马上就要考高中了,反正我也考不上,到时候考不上多丢人啊,干脆不考了,早点回家帮爸爸干点活。”

“你不是学习好吗?咋会考不上呢?你骗妈妈吧?”妈妈对春红的话半信半疑。

“唉,初三的数学难学死了,一升到初三我就学不会了。”春红轻松地说着,然后把毛巾塞到妈妈手里,“别哭了,我跟爸爸到地里了。”

水春红说完,看看站在旁边的爸爸,就拿起锄头向地里走去。一出家门,水春红的眼泪就涌了出来。她何尝不想继续上学,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凭她的成绩,考上县一高应该不是问题。但她必须放弃,为了这个家,为了年幼的弟弟妹妹,恋恋不舍地放弃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在老师多次劝说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学校。

从春红4岁起,妈妈就开始生病,肺结核、胸膜炎和严重的气管炎三种疾病同时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妈妈身上,无休止地折磨着她的精神和肉体,病情好转的时候勉强能干点简单的家务活,稍有发作就卧床不起,更不用说其他体力劳动了,还要常年吃药;而爸爸为了这个家更是忙里忙外,他太辛苦了,妈妈身体不好,三个孩子需要人照顾,还有5亩靠天收的山地,他无法外出打工,只好在附近打工,白天干活,晚上回家照顾家;还有马上该上学的妹妹和年仅5岁的弟弟,他们将来上学都需要花很多的钱,而这个家庭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三个孩子都同时完成学业。水春红知道,如果自己继续上学,考上高中后要花很多的钱,上大学花钱更多,家里这么穷,妹妹和弟弟中必然有一个无法完成学业。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懂事早吧,水春红苦思冥想,最终选择了自己放弃。

当记者问水春红当初选择退学是否后悔时,她这样说:“我无法后悔,家里那种情况,我没有别的选择,我是老大,当时已经能帮家里做点事情。再说了,我不能为了自己上学让比我小很多的弟弟妹妹为我做出牺牲,那样我就太自私了,我做不到。”

就这样,14岁的水春红就开始帮爸爸妈妈去撑起这个困难重重的家庭。

1997年,15岁的水春红成了丁家庄村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月薪120元。尽管工资很低,但这也算村里对她家的照顾。一个15岁的花季少女,本来正处在无忧无虑的中学时代,家庭的苦难却过早地剥夺了水春红的一颗童心,让她成熟起来。

在学校,她认真上课。虽然她初中都没有上完,但她学习成绩突出,小学的语文、数学学得都很好,凭着一腔热情和一股闯劲,博得了全校师生的喜爱。

对水春红来说,代课教师这份工作太合适了,离家近,可以守着妈妈,还能做家务活。但是,每月120元的工资实在太低了。家里穷得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5亩山地的收入仅仅够吃粮食,爸爸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而妈妈吃药一个月就要200元左右,随着妹妹、弟弟长大,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

2002年刚过了春节,20岁的水春红再次告别学校,告别她的学生,外出打工——为了能多挣点钱,她辞去了代课教师的工作,跟随村里其他同伴,踏上了打工之路。

水春红在安阳的一家企业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每月可以拿到六七百元的工资。打工的生活本来就苦,水春红因为要节省更多的钱拿回家里,她的生活比别人更苦。通常,她舍不得吃早餐,这样一个月就能省下30元钱;中午,很多时候是花一块钱买两个烧饼夹菜,再喝点免费开水,就是一顿饭,偶然吃一碗素汤面,就是很大的改善;晚餐通常是馒头就咸菜,很多时候是喝开水,能喝一碗小米粥对她来说就有点奢侈。就这样,虽然苦点,但水春红已经很满足了,省吃俭用,她每个月可以拿回家三四百元钱,这对家里也是一份不小的贡献。

丧母之痛

如果生活不发生变故,也许水春红的打工生活会继续下去。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这个贫苦的家庭——2003年12月16日,水春红的妈妈气管炎发作,一口气没上来,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年仅45岁的妈妈突然病故,如晴天霹雳,让水春红无所适从,悲痛万分。尽管妈妈平时身体不好,但她从来没有想过妈妈会离开他们。

回忆起妈妈,水春红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她说:“妈妈就上躺在床上不能动,从外边回到家里撒着娇喊一声妈,那是多幸福的时刻。可她永远离开了我们,回到家里再也不能撒娇,再也不能喊妈妈,不要说妹妹和弟弟,我这么大了也受不了……”

水春红的哭诉,还有妹妹和弟弟的啜泣,让记者也泪流满面,好大一会,记者都不忍心继续询问。

从水春红姐弟三个断断续续的叙说中,记者了解了他们的妈妈病逝的经过。

2003年12月16日中午,在张茅乡的租住的房子里,妈妈刚照顾妹妹利红、弟弟利军吃过饭,感到一阵难受,就对利红说:“利红,给妈妈倒碗水……”

已经上初二的利红看妈妈脸色苍白,呼吸困难,马上去倒水,水还没倒完,妈妈就昏倒在地。利红和弟弟哭喊着妈妈,妈妈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水春红告诉记者,妈妈为了妹妹和弟弟上学,在乡里租了房子,为他们做饭,这样比他们在学校吃饭节省得多;爸爸在附近的高速公路(当时连霍高速正在修建)工地上打工,自己远在安阳。

水春红说:“如果妈妈发病时爸爸在身边,能及时送到医院,也许妈妈还能活过来。”

然而,这只是假设,妈妈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就永远离开了。这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办完妈妈的丧事,水春红看着手足无措的爸爸,双目无神的妹妹和弟弟,心里很茫然。但她强忍着悲痛,对爸爸说:“爸爸,妈妈不在了,利红和利军都在学校吃饭,你在家里,能去工地打工就去,不能去了就在家里管管家,星期天利红和利军回到家里总得有人。我还去安阳。”

她又转向妹妹和弟弟,说:“你俩一定得好好上学,妈妈希望你们上学有出息,就是为了妈妈,你们也得刻苦学习,别想那么多,咱就是要饭也得把学上下去。”

妹妹利红哭着说:“姐姐,我一定听话,好好学习。”

弟弟利军低着头,这个即将上初中的12岁男孩还没有太多的思想,他只知道,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水春红擦干眼泪,告别爸爸和妹妹、弟弟,毅然踏上了打工之路。她有一个信念,无论多困难,也要让妹妹和弟弟把书读下去。

父亲更苦。为了能多点收入,爸爸凌晨两点多就起床,步行到村北一公里处的高速公路边捡纯净水瓶、饮料瓶等废品,急急匆匆赶回来,顾不上吃饭,再到附近打零工。

一转眼,到了2004年8月,水春红左思右想,最终决定回家。这样虽然断了每月三四百元的收入,可回到家里能照顾照顾家,对妹妹、弟弟精神上也是很大的安慰,有利于他们学习;收入上再想想其他办法,只要肯吃苦,肯出力,也与在外打工差不了多少。这之前,因为爸爸打工老不在家,利红和利军星期天回家家里没人,已经哭了好几次。她不能再让妹妹和弟弟回到家里流眼泪了。

此时,村里的小学已经合并到乡中心小学了。原来丁家庄村小学的老校长   听说水春红回来了,正赶上学校缺老师,加上她教学能力不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她,就给学校提议让水春红来代课。经过试讲,2004年9月,水春红顺利成为张茅乡中心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虽然是临时的,但每月工资300元(这个数目其实很低),对水春来说也是雪中送炭。最主要的是,她还可以从生活和学习上照顾都在乡里上学的妹妹和弟弟。

亡父之祸

失去了母亲的日子,虽然没有母爱,但有父亲的支撑,有一家人惺惺相惜的亲情,贫穷和苦难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水春红,还有她的妹妹和弟弟,包括性格内向的父亲,情绪都一天天好起来。这个沉闷了好久的家庭,再次迎来了快乐,生活在他们的眼中也变得绚烂多彩起来。

2005年8月,妹妹水里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县实验高中,此时弟弟水利军也是陕县实验中学初二的一名优秀学生了。

水里红打心眼里高兴,自己未能完成的学业,由妹妹弟弟去实现,这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她充满信心地给爸爸说:“咱得在这三年时间里攒点钱,等利红考上大学,不能因为钱耽误她上大学。”

爸爸也高兴地说:“是呀,有你照顾利红和利军,我就不用牵挂,能安心打工了。”

如果日子就这样平安地过下去,这个贫穷的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心满意足。然而,厄运却又一次袭击了这个家庭,让这个家庭几乎陷入了绝境。

2005年11月27日,爸爸水书堂在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地乡贺家庄村打工,先拆房,后盖房。在拆房过程中,紧靠着房子的土山塌方,把包括水书堂和房主在内的三个人闷在里边。三个多小时后,等到把他们刨出来,他们的尸体已经僵硬。

打工中遭遇事故身亡,正常情况下应该能获得一笔赔偿。而水书堂的死却没有获得分文的赔偿。房主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剩下孤儿寡母,根本没有赔偿能力;而承接这个工程的所谓“包工队”,也是一个没有任何资产、几个人搭伙干的松散“队伍”,也拿不出钱来赔偿。

就这样,47岁的水书堂被横祸夺去了生命,丢下了水春红姐弟三个去承受更大的生活苦难。

爸爸的去世,让水春红几近绝望,但她最终挺过来了,她的信念没有改变:无论发生什么变故,只要自己活着,就一定要让妹妹、弟弟把学上下去。妹妹和弟弟的学习成绩却受了很大影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父母相继离开人世,这对于两个未成年的学生来说,这打击太大了。

面对妹妹和弟弟,水春红这样说:“你们什么都不要想,就好好学习,这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回报。”妹妹点点头,把悲痛深深地埋在心底,发奋学习,成绩很快赶了上去;弟弟曾有过退学的念头,被春红狠狠地训了一顿,再也不敢说退学了。他也在暗暗使劲,争取把学习成绩赶上去。

如今,水春红用自己的肩膀,已经完全撑起了这个家庭。在没有父母呵护的生活中,他们的生活会更辛苦,更艰难。但她相信,生活总会越来越好。

人间之爱

记者在讲述这个悲情的感人故事的时候,因为行文的需要,忽视了水春红身边充满爱心、曾经帮助过他们这个家庭的很多人。这里边有她的亲戚、邻居等等。

由于家里经济拮据,很多亲戚朋友都借给过她家钱,送给过她家衣服等物品;妈妈去世以后,春红和妹妹、弟弟回到家来不及做饭,就在邻居家吃一顿;爸爸去世后家里的农活春红干不了,孤身一人、年迈的伯父不光自己干,还找来亲戚帮助干;村里也把春红家作为特困户上报,每年都给与相应的救济;水利红就读的陕县实验高中,也对她给与照顾,从2005年下半学期开始免除了学杂费,生活上也给予照顾;水利军就读的陕县实验中学,除了按“两免一补”政策执行外,对他也倍加照顾,很多老师、同学都伸出手去帮助他,让他处在一个用爱心包围的环境之中;水春红所在的张茅乡中心小学,让她在照顾妹妹、弟弟的同时能有一份工作,还给她提供了生活上的方便……

水春红说:“如果不是亲戚、邻居的帮助,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现实。”

记者问水春红:“你知道供一个大学生需要多少钱吗?”

她说:“得三四万吧。”

记者再问:“靠你每月三百元的工资,还有五亩山地,你能挣多少钱?你怎么能为你的妹妹和弟弟筹到上大学的钱?”

水春红想了想,说:“会有办法的,我有很多亲戚邻居,还有素不相识的朋友,他们都在帮助我们,我相信会有办法的。再说了,还有助学贷款,只要能考上,再这么难也能把大学上完吧。”

 如今水春红已经24岁了,在农村,这个年龄早就应该结婚生子了,而水春红为了家,为了妹妹、弟弟,还顾不上考虑个人问题。她要找个男朋友能容下她的妹妹、弟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而到目前还没有碰上合适的,用她自己的话说,看缘分吧。

采访结束,记者颇多感叹,在很多并不贫穷的地方,在父母健在的情况下,稍有困难,就让孩子辍学,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而水春红,一个农村女青年,承受着贫穷、苦难,支撑着妹妹、弟弟的求学之路。令人折服。

而此时,记者脑海里响起了那首很久没有听过的歌曲《熊猫咪咪》:“都让我们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

这个社会需要爱心,水春红姐弟三个也需要爱心。“都让我们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相信这种爱的力量,能帮水春红姐弟渡过难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