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阳光

在商业片汹涌的中国影坛,真正值得回味的作品已经少之又少。身为电视剧领域的一代宗师,赵宝刚在六十耳顺之际将《触不可及》作为自己转战大银幕的第一部作品,所凭借的不仅仅是突破自我的勇气,更是他个人情怀及文艺理想的一种折射。从这一层面来讲,《触不可及》必不同于单纯追求票房的快餐电影,而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诚意之作。
《触不可及》是一部以谍战为表现形式的爱情片。影片讲述了地下工作者傅经年与舞蹈老师宁待分分合合、终其一生的唯美爱情。前者为了革命信仰放弃了一生挚爱,一次次在一步之遥以外辜负了宁待;后者为了爱人选择了默默等待,一个人孤独地担负着思念的苦楚。在长达70年的时间跨度中,这份旷世之恋感动了无数观众。
“几步之遥,一生距离。”王菲的天籁之音唱出了这份绝恋的动人,也唱出了影片的独特味道。影片伊始,潜伏于中统的地下党人傅经年踏雨而来,撑起的雨伞、坠落的雨滴、霓虹灯折射的光晕、风情摇曳的旗袍女子,在凝重华美的MV慢镜头下呈现出一种唯美的意境,很有几分王家卫电影的文艺味道。而在整个故事叙述过程中,赵宝刚同样展现出在电影语言方面的深厚功力,尤其是影片中几曲华丽的探戈,在欲进还退、快慢错落的舞步中,将傅经年与宁待之间热烈且克制的深情诠释得淋漓尽致,使影片呈现出无比动人的韵味。
不得不说,影片最初的旧上海风情很能体现赵宝刚的艺术底蕴,然而,下一刻他已经将“谍战”元素迅速推进。叛徒在酷刑下的出卖、革命党人被枪杀,如一根丝弦紧紧扯住观众的心。在表现这一切之时,赵宝刚抛弃了传统的纯写实主义,依旧通过热烈风情的探戈加以展现,使影片的唯美气质愈加凸显。生死一线间的曼妙起舞,宣泄着影片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映衬出一个繁华之外的风云乱世,同时也将孤单英雄与红颜知己从相识到相知的细腻内心刻画得无比微妙。而当傅经年为了潜伏任务,最终选择与卢秋漪结婚,那句“忘了我吧”与那曲恍若诀别的探戈,充满了急于宣泄的炽热情怀,却又饱含着克制与无奈,令人在热血沸腾之余忍不住为这份绝恋嘘嘘不已。直至傅经年以双重特工的身份随国民党远撤台湾,这份为家国牺牲小我的烽火之恋已经刺痛人心……
赵宝刚在谈到这部影片之时表示:“《触不可及》主要着力于历史和当代两种不同爱情观的对比。今天人们对于爱情观相对淡漠一些,借这部电影回顾一下年代久远的爱情,也许会更动心、更美好,也让当代人能够更加珍惜现今的情感诉求方式,做一些积极的改变。这正是我所要表达的。”抛开谍战、历史等元素,《触不可及》本质上依旧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爱情片。正如《乱世佳人》等世界经典,将爱情与历史事件紧密结合,在战争和时代的巨变中探寻爱情的伟大真谛。这正是赵宝刚赋予影片的动人味道。
此情可待成追忆,回首经年已成空。影片最终,当一头华发的傅经年在宁待坟前再次跳起那曲探戈,这份旷世之恋已经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反观傅经年在家国与爱情之间的抉择,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巨大冲击。在当今这个迷乱的时代,信仰似乎变得可有可无,而《触不可及》在探寻爱情真谛的同时,让我们重新深思信仰的意义。也许,这才是赵宝刚电影的成功之处。
在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今天,赵宝刚以惊人的勇气向纯快餐式电影提出了挑战。正如他所说的“我们这个年龄拍片讲的就是所谓的文化价值。这部电影不单单是一个好看的故事,它里面有旷世之恋,有个人情怀,有家国利益。中国电影形形色色,但我总觉得应该有一种电影,是属于中国人的,属于中国人内心情感的。”《触不可及》的成功,或许也在开启一个赵宝刚的电影时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