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龙体抱恙,久卧病榻倒成了医院的常驻人口。每被损友问及,倒不是关心我的身体,总是在八卦医闹云云,据说这货是《心术》的疯狂拥趸,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守在电视机跟前等着东方卫视开播,偶尔有事耽误,也必要在网上同步追踪,生怕错过了什么细枝末节。
就我个人而言,电视剧存在的第一要务是娱乐大众,如果间或能达到普世醒众、传递积极向上的能力,就属于锦上添花的范畴了。看《心术》,我们看的是医者仁心,还是严谨系统的专业知识,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心术》打出的旗号是国内首部大型医疗剧,各家卫视为了配合宣传各自动用一切顶端资源,据说东方卫视的活动是名医问诊,暂且抛开眼花缭乱的线下活动,将视线重新转移到《心术》的本身,剧集表现出的紧张医患关系还是很贴近现实的。患者有求于医生,又唯恐医生大意一刀结果了自己性命;医生治病救人,也难免会出现突发特殊情况,两方都在赌博,筹码是生命。

之前看到一种说法,医患关系恍若婆媳,仔细思量不无道理。婆媳关系纠结了千年都没有太大改观,而医患关系从社交层面来说也是错综复杂微妙至极。媳妇敬重婆婆,亦如病人敬重医生,毕竟生杀大权全掌握在大夫手中,医好了是郎中妙手回春,医不好你是命该如此。不过话说回来,人家医生接触的都是濒临死亡的生命啊,也难免紧张吧。人家是医生也不是屠夫,肯定不会存心想杀人吧。所以其实医患关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任。彼此的信任,这份信任比相信老公没找小三还需要勇气。但很多人都具备这份勇气。

说到《心术》,自然而然就想起信、望、爱三个词,尤其是信仰,总会有人习惯性的从四面八方泼来冷水,诚然,生活的压力无处不在,房价、物价、人际关系、升职加薪、甚至是恋爱情感……都会让一个人在现实面前无可奈何的低下高昂的头颅,甚至连最后的自尊也被撕成碎片,好像大师兄张嘉译惯看春花秋月的风轻云淡,遇上了女儿南南的肾衰竭,再想得开的人也会有走火入魔的时候。再说《心术》里的各种BUG,比如吴秀波耍帅,把白大褂当风衣穿;海清爱臭美,带着耳钉项链进手术室……在正统医护人员眼中简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但是why
so serious?电视剧毕竟是生活的提炼,真要是一沉不变的copy现实,何趣之有?
单纯就一部电视剧来说,《心术》算不上旷世经典,毕竟很多客观限制条件摆着那里,但很快又想明白了,电视剧是受众群体是及其广大的,无数人都在看电视,看电视的人的文化等级和接受能力也不同,直白一点、娱乐一点、瑕不掩瑜,至少在看过之后能明白一些东西也就够了。而且大部分观众不会去想太多,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接受程度高的很。《心术》36集一言以蔽之信、望、爱,值得一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