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晓语听枫
晓语听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0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徐坤--09

(2006-06-01 22:49:42)
初见时的生分、惊乍、哄叫渐渐平息,谈话的主题和气氛逐渐入港。当分别多年的大家打消了刚见时的隔膜,话语越说越密、套瓷越套越近乎的时候,刚开始看着别扭的眼前这帮家伙们,现在看上去顺眼多了。刚一见面时,在隋志高眼里,这群人都已经老模老相白内障青光眼,颇不招人爱看,说话做派都像戏剧小品里演的东北油子;过两个小时,就已经有三分之一人顺眼,找回了当年一起登山玩球时的感觉;又过了两个小时,又有三分之一看着也凑合,虽然面有老相,可说起话来艮赳赳,乐呵呵,听起来很是人情练达幽默风趣的呢!照这样下去,他想,再过上几个小时,指不定就会看谁谁可爱了呢!人啊,可真是个臭毛病,都架不住这么翻来覆去、躲不过避不开的来回地看。看来看去,连歪瓜裂枣都成了顺瓤子

谈话聊天的地点不断地挪腾、转移,从北屋到南屋,从一个房间转移到又一个房间。聊天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先是一两个,然后三四个,接着男女生不分,一古脑扎堆聚一起唠闲嗑。在老歪会务组占用的那个南屋套间里,北方冬天上午十点多钟明媚的阳光射进窗来,给闲聊聚会的场所增添了温暖的景色。隋志高一不留神就发现了个别同学脑袋顶上的新问题——那是追赶时尚及其与衰老做斗争的痕迹——个别同学脑袋瓜子顶上染了头发,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染,是挑染,挑起一小撮一小撮的头发来染,致使脑袋瓜子顶上一块黑一块黄,黑黄相间,富于动感。黄也不是街上小韩流们染那种特扎眼的明黄,而是跟黑比较靠近的金属铜黄色。太阳不照不知道,太阳一照,全体人员都知道了。当然,同学们也不一定是挑染,而是头发原来黑白掺杂,一上染料,着色不均,反而造成意外的挑染效果。还有极个别的土老冒男生染了黑发,乌黑乌黑的,像戴着一顶假发,一看就知道是把便宜染发水买回家里,老婆戴着胶皮手套大把大把抓挠,拿着细齿木梳给染的。不管怎么说,追赶时尚本身就表明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
隋志高想,对同学们的美,我怎么一点都没发现出来呢?可能是刚才情绪不对位,缺乏一种审美的眼光,一眼看到的竟全是一群老男老女老没牙屎鼠眼的衰相。你像王鹏举,是脱下了那身臃肿的羽绒衣,现在就换上了一身藏青色毛料西装,上身宽厚,下半身也笔挺,再把领带一拉得,就显得人模人样,看着挺符合当地教委主任身份;夫人李红也已装扮一新,跟早上刚见面时判若两人,回房间洗漱完毕后,略施粉黛,描眉画眼儿,头发梳成一个小抓髻,归归整整盘到脑勺后边,一件雪青色高领山羊绒毛衣,配一串紫檀色的木珠项链,整个人一下变得有气质了。怎么说人家也是当地著名的享受国家特殊贡献津贴的特级教师呢!
放眼再看别的人,似乎不像他肉眼的第一眼所看到的那么忧戚,反而一个个笑逐颜开,充满老同学见面后真挚的激动与感怀。早先上学那会儿就关系好的女生手牵手在一起呱嗒着,一个还给另一个带来了家乡的土特产;原来住一个屋上下铺的男生还在数落当年谁谁最爱打呼噜。人们互相问着打听着这个怎么样了,那个哪去了,这个在干什么,那个在捣腾什么。他就想,也许,那忧戚,实际上来自于他自己,他个人的心理,与别人无关。
老同学们互相盘问这,询问那,二十年过去,彼此传递的,却已经都是生死讯息了啊
 
——弯弯绕干得最冲,家伙算是飞黄腾达了,可惜,判了个死缓……算了,算了,不提他了。
——老家在梅河口的那个老毕,还记得不?哪个哪个?就是那个,平时蔫不唧不爱说话,拉得一手好胡琴那个。已经去世了。是吗?真的吗?可不是嘛。大前年,胃癌。年龄不到五十。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爱人还下岗。怪可怜的。
——小胡,还记得不?在学校时老是小胡小胡地叫,其实早就是出版社的副总了。前年,也出车祸死了。去青海开会,遇到塌方。怎么那么寸,一行三辆车,石头就砸他的车上,车里边还就他一个人死。司机和副驾驶座上的人都没事。你说这是不是命啊?命里注定。
——是啊。兔死狐悲啊。咱们这些健在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
——还有谁没能来?佟大姐啊?就是当年那个铁饼投得最远的那个?原来在农村下乡时就是铁姑娘队长,那身板,那力气,掰腕子,咱班男生也不敢不服啊!分回锦州,现在已经退休啦,在一家中学返聘当高考班辅导教师呢。本来说好能来的,昨天刚打电话来说,下雪,滑了一跤,骨盆粉碎性骨折。现在躺医院里头呢。哎呀,是嘛?要不要去看看她呀?要不打打电话问候一下?那么好身板的人也能骨折?可不是咋地,中老年妇女,普遍缺钙,可别当自己还是铁姑娘那会儿了。一晃,咱都是快做爷爷的了。学会心疼自己个儿吧。
——还有一个孙立惠也没来?跟老公出国去了澳大利亚。咱班出国的人还真不算很多。唉,学中文的,出啥出哇,出去了又能干点啥?也不就那么回事嘛。出去了,混得不好,还不一定比呆在国内强。就说孙立惠吧,那年回来省亲,请老同志见面,嗳,你在不在?没来哇?你可不知道,把人请到家里去,桌子上就摆了几块小点心,几瓶小饮料,连顿饭也没舍得请,太寒碜人了!咱也知道人家是学得洋气了,可是人一回来,到了东北家乡这块地界上,最起码也要符合国情吧?
——是啊,得罪谁也别得罪老同学。得罪了老同学,等于绝了自己归乡的道儿。
——你那块溜效益怎么样?还行?还行就够啦!我那地界不行,天天闹精简,现在都鼓励提前退休,工龄买断,从经济效益上说哪一种更合适?那要看你自己怎么打算的。怎么打算?再打算我也比不得老兄你,堂堂的地级市领导,挥手一招呼,什么都送到家门口。
——家里老人都挺好吗?孩子怎么样?多大了?连老二都结婚有孩子了?爱人做什么呢?就别叫什么爱人了吧,就直接称老伴得了呗,叫爱人听着我不好意思,牙酸。好好好,老伴老伴,你家你老伴也挺好吧?糖尿病?唉,咋得上那玩意儿。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现在看病可是看不起。单位说给上医疗保险,大病统筹,结果到真有病的时候,还是麻烦,唉……——啥也别说了,眼泪哗哗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你那里房改完了吗?产权买下来啦?房子多少平米?
——一百六十平米?哦,还行,比我的还大一点。平顶还是复式?
——复式?行啊,一步到位。我当初后悔没买复式。你是贷款还是付现?
——付现。
——口霍,家伙,厉害呀!
——不能跟你比啊,你那里房价多高啊。我们这小地方,便宜。
——买车子没有?
——儿子媳妇刚买了一辆奇瑞。我们这岁数的,就别冒那个险、出那个奇了。搭孩子们的车坐就算有福喽!
——我那老婆,看人都有车,非要闹着自己也有一辆。这不,刚给她弄了一辆捷达王。捷达不错,一汽产的,就在家门口嘛不是,有个啥事换个零件啥的也方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