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我们的用词
(2013-11-07 17:00:57)
标签:
情感杂谈声音未见休闲 |
伊莉莎白·吉尔伯特在《一辈子做女孩》这本书中写到:“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用词,与住在其中的多数人等同起来。假如你能在一个某个特定地点读出走过街头的人想什么,你会发现他们想的大多是同一件事情。大多数人想的是什么——那就是城市的用词。”
对于此,我有深刻感受。去深圳出差,在街头的肯德基闲坐,身边先后坐着几帮人,都匆匆来去,嚼着汉堡包瞪着南方人特有的布满红血丝的眼睛谈政府的救市政策,有两个甚至像杀红了眼。当时我就想:深圳的人可爱钱。按照伊莉莎白的说法,深圳的词就是钱,我想我不属于那个城市。
伊莉莎白说,美国的用词是“实现”,这是一个动词,如果后面再加三个字,那该是:美国梦。这样看来,如果我的孩子是个有梦想有干劲的家伙,我会鼓励他去美国,那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清晰的思路,更适合有雄心的小家伙,去吧,去实现美国梦。
既然美国的用词是实现,那么中国的用词又该是什么呢?我想选追赶,又想选疯狂。这真是两个不太平和的词,而如果你走在中国任何一个省会城市的街头,看到最多还是这样的人:微微地弓着背,脑子正在拼命地转动,有时候嘴里嘟囔着什么,也许是在骂股市行情,也许是在背会议摘要……看起来像一些疯狂的智者。不过,我对此一点也不担心,国家的用词也不确定,再过30年我们绝对是个好词儿。
按这个推理一直进行下去,那么我们的家庭也该有专署的词汇了?想想我父母家,这个用词可能是“认真”,也可能是“本分”,我突然发现这家庭的用词就是夫妻俩共同维护的价值观,夫妻合而不同,合在哪里,就是在这里。长期以来,他们不眼高手低,不贪恋虚荣,他们都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能带来好日子,缺点是毫无开拓精神,也没有大幸运,可他们共同坚守的平凡,保证了他们不离婚。这是不是爱情呢?
我又开始想自己的用词,在所有的词中我选择了寻求。如果是一年前,我可能选择结婚。那时候我还在把幸福的基调落在结婚生子上,可从一个清晨开始我的想法变了,我发现自己不是那么想结婚,而让我一直以来耿耿于怀的是:怎能做一个身心平衡的人。我笃信,身心平衡才会有满足,才不会对别人要求太多,我一直寻求的就是这个。
而你或你们呢?属于你们的词是什么?属于你们家庭的用词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