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之常情”
(2013-10-23 13:06:57)
标签:
杂谈 |
《礼记》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儒家文化这种以协调管理“人之常情”为中心的学术思想,提出七情六欲是人人都有的心理,并且不在任何环境中压抑、减弱。
人人喜欢听表扬、鼓励、暖人心的话。不喜欢挑剔、指责。老板也不例外。且,因为他是老板,高处不胜寒,所以更加渴望得到鼓励。以维护主流企业主流价值观的名义,对企业的规章制度提出建议,会被认为在僭越职权。
儒家文化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你要求老板、上司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展现好的涵养和容人之风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你坐到那个位置,是否能做到。自己的涵养是不是够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是一种境界,更高的境界是:己所欲,勿施于人。别人不是你,不可能有跟你一样的涵养和包容之心,所以不能以自己的心去猜度别人,只能以人人皆遵循的交往规则来要求自己,不践踏交往的底线。
关于说与不说,也常常折射出一个人与工作的融合度。常常夸夸其谈、大谈企业管理制度的缺失和改革构想的人,看起来很清醒睿智,其实这样的人他们常常游离在职场的边缘地带,是伸不进脚的旁观者。
做旁观者是漂浮在云端、没有扎根落地的,对公司挑挑拣拣、怎么都不满意,感觉不到公司的正面能量。其实,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问题,也自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只有花心思去融入到单位的风格之中,渐渐的,这家公司规则的可取性就自然浮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