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岁的长恨歌

(2007-09-18 15:55:20)
标签:

随笔/感悟

 20多岁时看<长恨歌>,觉得故事不紧凑,节奏过慢,不错落张弛,看到一半就换了别的碟.那天,电影频道又放它,画面都似比先前陈旧,我坐在彼端,似乎能闻到陈年旧片那种酸香.期间接了几个长时间的电话,却还是看了下去,镜头迟缓,定格,几次引出了我的眼泪,仿佛郑秀文站在那儿,就是准备让我哭。一笑,一抬头,她不哭,我看着却伤心.
她唯一的哭是获知李主任逃走后,她在程先生面前把自己蜷曲在地上,似乎是身体的痛苦,不过心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心痛,就应该是那样疼吧?梁家辉饰演的程好象要辩清她的眼泪似的,也跟着跪趴到地上去,那个镜头很有趣,不是抱头痛哭,不是一个男人安慰一个女人,不是借机献殷勤,是他也很疼,虽然没有她疼,但也管不了她.
那个镜头我没有哭,我哭的是另一个.吴彦祖饰演的康先生最后一次见琦瑶母女,他说:"你放心,今后你们的母女生活的钱我会寄来,这点钱还是有的."王琦瑶挪到饭桌旁,定定地望他的眼睛:"这点钱,我就指望你了."她说得很认真,无关情爱,无关恩怨,就是这点钱,这点生活,这点以后^
在我读王安忆的<长恨歌>时,最记住的是她对上海的深情.记住她开头写上海的弄堂那明里暗里的光泽,是大上海的背景.我能记住那些美,艳气,弃绝,这一次再看,就是另一番气候.
是不是因为我30岁的,30岁,连忧伤都会变了调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