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见胡茵梦,上《鲁豫有约》,宣传自传,印象中这不是她第一本自传,听她说一些故事,最多的还是李敖。
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这二位的爱情,两人都评价过多,他说她的一段话尤精彩,有7年吧,我第一次阅读时的雀跃心情还记忆犹新: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如果谁如我,一介文艺女子,对这样的评价,一定是装作漫不经心地瞥一下,而一字一句都印在睫毛上。
那时我并不知,才子天生就是玩文字游戏的。但这游戏也玩得好,玩得即便以后十年两厢怨骂,却仗着这20几个字就没人敢说:他们没有爱过。
昨天的胡茵梦说,他骂,就是证明他没有忘记。这女人已经老了吧,老到害怕人忘记,我遂想:她有没有过期待他骂的时候,这十几年来,特别是归于宁静的现在。她是否寂寞到只能靠他给的怨怼来填补余年沧桑?有谁猜到“玉女”的心,她是否终究不能归于平凡,以她仅有的一点才华混饭吃,否则,她写那么多自传干什么?
但对胡茵梦,连我都愿意原谅她。原谅她不能彻底低调为人。因为这个胡茵梦,身上丝丝缕缕是与一些女人的梦境相连的,起码与我的梦境相连。写下这些文字前,我在想三个字:一辈子。我想一辈子就只能有一种宿命,因只有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格,一套爱人的路数。以后的转身、改变、颠覆,都只因为玩不动了。
玩不动的胡茵梦,开始养孩子写自传,告白前情,哪怕是不被追问,她也只有这些力气,与世间周旋。我又想:如果胡茵梦再小李敖一些就好了,看李大师那张脸,也渐露倦色,上电视疯狂敛财就是证据。胡茵梦如果再小一点,她就多出一些时间呼风唤雨,享受人间。不至于如今两个行将就木的人,还不肯放过。
事实上,以我虚无的认识,这样的事是必将尘归尘,土归土的,也可能早就没有诉说的必要,但不诉说,又恐连自己都忘了。
我看胡茵梦的人生,有一点是足以让人惋惜的,最年轻时,她是有可能上正史的人物,那时如竭力攀爬,放下一点清高与不群,拍两部电影写两本上好的书,恐怕人生将是不同的局面。这是文艺女子普遍的失策,太靠小聪明吃饭,力量无法集中,也就无法直指靶心。
但上不了正史是不是要去上“野史”?看来胡茵梦是选择去了,如是我选,我宁愿选择埋葬过去,归于布衣。
人生只有4个字:惊世骇俗,也未免乏味。
前一篇:是不是每个女人都需要飘一阵
后一篇:对于十一长假的前思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