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下这个名字,是因为早晨的一个故事。
C有一个长相圆满的表妹,昨天,我见到了她的照片,圆脸,大眼睛,很温和羞涩地笑着。她刚刚大学毕业,到不错的外事公司做文员,前些天,还嚷着要父亲买车。
她的故事我知道不少,初恋就是情祸,发生在高中,追溯起来,上一辈人有情感纠葛,所以秧及了他们。到大学,却还保持着恋爱的关系,她说:“没有人追求我。先这样吧!”
工作,年轻而漂亮的女职员迅速被总公司的特派员相中,在她身上,竟是韩剧的翻版。特派员相貌好,毕业于名牌大学,有些身家,总之一切都好,她是喜欢的。却偏偏,特派员长她8岁,有不算清白的以前,不过是与前女友领过结婚证,分手时把一处写在女友名下的房子给了对方。这遭来家人反对,她也便不再坚持。虽还有喜欢,但难免猜测:他与前女友是否有不曾道破的故事,这样想,便罢了。
这是清淡的小女人故事,没有坚持,看不到大爱降临的光芒,我想,这是一个小萤火虫的感情经历,与我身边所有女孩的爱情都是不一样的,与我的爱情也不一样。
如果放在两年前,也可能是一年前,我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是:她还没有遇到真正喜欢的人。因为那时,我还相信真正的爱就是义无返顾,不惧怕挫折和痛苦,就是原谅,妥协,就是坚持,就是信仰。但现在我不这么想,抛却总要回归的凡俗生活,爱也是个实在的东西。
回顾我走过的时代,那么一代女孩,没有一个不是爱情的信徒。爱上一个人,爱他和自己所营造出来的情境,大家是情境中的好人。那时,我们可以爱上与他的苦,爱上与他没饭吃的年月,爱上他的过去,爱上他与别人的爱情,并拿这些当成爱的资本。70年代生的女孩,有几个能说出她的爱人有哪里好?不好也是要爱的,因为不爱便没事可做。
我们所信仰的爱情里有没有最基本的原则:爱上一个好人?一个最起码敦厚可靠的人,如果没有,我们很可能不是爱情的信徒,而是孽情的信徒。我不想批评那一代人过分注重花哨的过程,我只是想说,爱情,归齐是一种选择,是对人的评估。
我很喜欢这个80年代的小女孩,她在23岁时,就懂得以评估男人作为爱情的标尺。一个有过婚史并对其轻描淡写的男人可靠吗?我相信,在与他优秀的无懈可击的外在条件的抗衡里,这个女孩也一定经历了痛苦的思考。但她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跟那些美丽的外在比起来,这个说不清的过去已经严重到不能让她放开去爱的地步。
如果是我,我可能会淡化这个过去,在我接受的关于辨别的教育中,那些外在确实是诱人的,优秀的,不可拒绝的。我会想,不必吹毛求疵了吧,有爱就有一切。我爱他,就得接受他的总总不好。这是一种教育的失败。
我爱你,不能接受你的过去和不好,因这个过去关乎你的人格,这些不好关乎长久的关系。这看起来理性而冷漠,但每每在关键时发挥效用。
现在的小孩多好,没有人告诉他们,爱情是盲目的。爱情,也果然不是盲目的
。在她身上我发现一种成熟的恋爱观,就是单纯的爱上这个人,不是爱才也不是爱财。爱才,就可以为他吃苦受累,爱财,就可能为他干不光彩的勾当。这都不是什么好的爱情。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要好给我看,这才是最基本的爱情态度。
前一篇:没有谁比我更渴望苦恋一场
后一篇:博客不能阴盛阳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