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从事水库移民工作的心路历程

(2025-08-28 15:20:46)
标签:

杂谈


我从事水库移民工作的心路历程

达汉吉

 

一、主要经历

1987631日,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师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翁乾麟研究员研究红水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通过对恶滩(后来改为乐滩)、龙滩、大化、岩滩、龙滩、天生桥一、二级等水电站库区所在市、县的实地调查研究,最后形成《红水河流域开发综合考察报告》,并被评为1989年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我个人完成的成果主要有两项,一是一篇论文《国家企业如何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红水河流域综合考察随想》,二是一本著作《中国红水河流域库区移民问题研究》(与唐继锦合著)。

1993531日,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贵访研究员的推荐下,我调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师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肖永孜研究员研究流域开发与民族经济发展问题。这时期的主要成果,一是公开发表《水库移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构想》等五篇论文,出版《金河潮涌——大化设市研究》《南方山居少数民族现代化探索》两本著作。其中《在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集团化扶贫工程的设想》获1993年广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桂花工程”奖。

1995831日,在广西著名水电专家、自治区计委总工程师翁长傅先生的推荐下,我调到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直属管理的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办公室人事秘书科,在广西水电设计专家、教授级工程师、自治区移民办主任秦逸民直接领导下,从事水库移民政策法规研究和中心文秘管理工作。这时期工作重点有两项,一是推进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机构的组织建设。在周明甫副主席的关心支持和积极推动下,我和李凡宁、吴荣标等同志努力工作,终于取得初步成果。200047日,自治区水利厅水库移民安置办公室与自治区移民开发办公室合并,组建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为直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管理的县处级事业单位。在自治区编办领导的指导和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领导的推动下,200574日,自治区库区移民开发局更名为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管理的相当副厅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履行全区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的管理、协调、监督、检查、指导职能。二是积极推进全区水库移民政策法规建设工作。1998年春,自治区人大民族委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条例》列为民族立法工作重点,经过两年努力完成送审稿,19999月,在报请全国人大民族委审批时,因涉及家部委与地方政府分权问题,未获通过。为进一步推进全区水库移民安置制度改革进程、保障移民群众合法权益,2003224日,经周明甫副主席审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区新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的通知》(桂政发〔20038号),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地方,要按照多数移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和水库淹没土地实行长期补偿政策。按照“淹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以土地征用和淹没前三年的平均产值为单价进行长期补偿,真正做到开发一方资源、推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确保水库移民淹没搬迁以后不降低原有生活水平。这是全国最早由省级人民政府研究出台的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淹征耕地长期补偿政策性文件。

20077月,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正式组建,我在政策法规处先后担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工作重点是协助局领导做好全区水库移民信访维稳和政策法规建设工作。在历任信访办主任覃志谋、韦少云、朱雄伟、黄河和信访专职工作人员周园花、苏兰桂、刘凤等同志共同努力下,到2015年全区水库移民信访总量已经从2005年的1.7万件减少到200多件,期间我撰写的《从源头治理水库移民问题》一文被中央维稳办评为2011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被自治区维稳办评为2011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我个人被评为建设平安广西先进个人,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被评为建设平安广西先进单位。党的十八大以后,为了加强全区水库移民政策研究工作,在局长沈永明的关心支持下,政策法规处通过招标方式,委托河海大学、水利部中水中心、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贺州学院等单位,先后完成并出版了《广西水库移民工作新视角》《流域开发与移民安置研究》《开发性移民研究》《广西水库移民信访工作实务》等学术专著。

2024年春,按照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领导的指示要求,我负责对接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广西水库移民志》的编纂工作。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到202412月底,完成了《广西水库移民志》(送审稿),全志共40万字,分为广西区情、工程建设和征地移民概况、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移民安置、后期扶持、移民安置典型案例、附录等七章。

2025211日,我在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岗位上退休。从1995年算起,我在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部门工作了整整30年。

二、工作方法

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民族地区如何建设,民族经济如何发展,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在大学期间,我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经济学概论》《民族社会学概论》等专业课程,还自学了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高言弘《民族发展经济学》,刘占军、戴天柱《发展经济学概论》等。通过系统学习,我具备从事民族经济发展研究工作的初步条件。参加工作以后,在开展红水河流域资源开发与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的课题调研中,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来指导实践,把流域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和民族地区增长极建设作为调研的两个重点,认为红水河流域民族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国家企业的技术带动与利益倾斜;实现全区水库移民工作的科学管理,关键是用水库移民经济学理论指导移民安置实践。我非常赞同广西社会科学院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甫春研究员关于股份制开发民族地区重大资源、推动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成果、新构想,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缺乏一线情况的了解,股份制开发模式如何在水电资源区建立和运行,在当时条件下无法推进,也难以进入实施阶段。

坚持在比较中寻找新突破。中国水库移民工作,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世界水库移民工作,需要总结中国的实践经验。从1999年秋季开始,我和我的领导唐继锦先生将探索的视角转向中外水库移民工作的比较研究上来,通过对世界银行、美国、日本、泰国、法国及广西与区外、水库移民与扶贫开发等国际、国内、行业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找到了妥善解决广西水库移民安置问题的正确方向,那就是水电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的机制建设和制度改革。于是,我们将比较的成果汇集成为一本著作《中外水库移民比较研究》,系统阐述我们关于广西水库移民安置制度改革的若干设想。比较研究,既是一种研究方式,能够开阔视野,冲出重围,发挥“一览众山小”的作用;同时,它更是一种工作方法,各行各业的成功经验、各行各业的政策法规,都值得水库移民工作去学习、去借鉴,扶贫开发政策可以借鉴,水利、国土、林业等行业政策可以整合,从而拓宽了移民安置的政策支持。

坚持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水库移民问题是历史造成的,靠部门力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必须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多模式予以化解。2005年以后,在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的直接推动下,自治区信访联席办将全区水库移民信访突出问题纳入影响全区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台帐,根据不同性质、不同属性和不同紧急程度,按年下达到各级各有关部门,由各级各部门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限期予以化解。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化解工作的情况汇报,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力量定期进行督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对由于领导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化解不力而造成移民群众越级上访或发生有影响的突发群体性事件的责任单位,由自治区信访联席办主要领导对其领导进行约谈。并在全区通报。通过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使全区水库移民信访突出问题存量逐年减少,最终扭转了被动局面。

三、几点体会

深入基层问计于民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善于了解社情民意,充分尊重移民意愿,是移民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989年春天,我和广西民族研究所的同事一起赴岩滩水电站东兰县库区长江乡开展社会调查,与移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50多天。当时,群众不相信岩滩水电站会淹没他们的家园;但一旦得到准确信息,家园将被淹没时,群众惊慌不已。当谈到如何选择未来安置方式时,群众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田园淹没了,但高山没有淹没,他们可以后靠到高山建设新的村子,吃饭问题由政府设法解决;他们不同意外迁,因为一旦迁出去,祖宗丢在故地不管,于心不安,今后也得不到祖宗保佑;同时分散安置在外地,容易受欺负。这是移民群众的初心,也是他们真实的愿景。虽然后来在政府反复动员下,有部分移民外迁到北海、黎塘等地安置,但大部分移民还是就地后靠安置,开始是用淹没土地补偿费解决移民群众吃饭问题;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实施淹征耕地平均产值长期补偿的办法,实现了移民与电站共存亡的目标。长洲、大藤峡、龙滩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充分尊重社情民意,推行长期补偿安置政策,较好解决移民长远生计,人民安居乐业,库区和谐稳定。

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是履职责的关键2005年春,自治区信访联席办组建,作为影响全区和谐稳定十大突出问题之首,水库移民信访问题总量最多、达到1.7万件,点多面广、情况复杂、资金不足,化解难度最大。为了化解这项“天下第一难事”,单位领导派我驻办开展工作,时间一年。驻办以后,我主动要求到文秘组工作,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会议精神的记录、领导讲话的起草等。为了及时、准确、全面了解情况,自治区信访联席办下达文件,要求全区14个市的信访联席办组织所辖县(市、区)定期进行排查,把十大问题的存量、诉求内容、近期动态、责任领导、工作措施、化解时间表等按季度进行汇总上报;每天晚上,我利用值班时间,将各市上报的水库移民信访突出问题进行逐一分类,把其中的三大纠纷案件交给农业、水利、林业部门负责化解,把倒流问题交给原安置地和倒流地政府负责化解,把前期补偿问题交给有关业主及设计单位负责化解,把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交给地方政府协调解决。通过分门别类交办,部门牵头负责,社会力量化解,困扰全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水库移民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团结同事热心指导是高效工作的基础。由于受编制的限制,全区移民干部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社会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在处理水库移民信访问题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规划报告明确的项目和资金,给予解答;未列入规划报告的项目和诉求,认为属于过高要求。这从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来讲,千真万确,不可挑剔。但从移民群众心理来看,却是难以接受的,因为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是由于水电站建设淹没引起的,他们对企业有“对立综合症”;由于淹没搬迁以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安置,他们对政府有“依赖综合症”;对于未来发展,他们由于资源缺乏、文化断层,处于无援无助状态,普遍存在“伤心综合症”。在这种情况上,如果简单地对照规划报告来处理移民的权益诉求,就容易激化矛盾、把移民推向越级上访的道路。为此,必须千方百计,与时俱进地舒缓矛盾,灵活多样地化解对立情绪,多途径创造条件解决移民权益诉求问题。为着这个目的,我们每年定期举办全区水库移民信访业务培训班,对水库移民信访工作业务进行具体指导,对突出问题处理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同时,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化解移民信访突出问题。对存在重大稳定隐患的库区,我们组织力量,与有关部门领导、有关单位专家和基层干部一起,与移民群众面对面协商,寻找最佳解决办法。为了规范全区水库移民信访工作,我们还组织编写了《广西水库移民信访工作实务》,把改革开放以来库区移民各类诉求案件和突发群体性事件处理工作的做法与经验汇总成册,供全区移民干部学习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苗山之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