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群里有人传来一张新闻的截图,上面报道了我的一条微博引发的议论。我之所以贴出这条微博,是想展示一下新加坡和中国文化上的差异:新加坡更加低调和内敛,自卖自夸的情况相对少一些。然而新闻报道和针对微博评论的人没能理解这层意思,也没有考虑拍照时的特殊情境,对新加坡普罗大众的心理也缺乏了解。
首先,说说中国和新加坡的文化差异。新加坡在文化层面上既有儒家特质,又有法家特质,除了中华文化中本来有就有的元素,很大程度上受西方特别是英国文化影响。在具体的事情上,新加坡显得更为低调和内敛。谁都知道李光耀对新加坡的贡献,但李光耀自己不会,他培养出来的干部也不会将之神化。所以在新加坡你看不到“没有李光耀就没有新加坡”“没有PAP就没有新加坡”这样的标语。
其次,我的微博是有情境的,照片来自天坛公园,我和新加坡同事的讨论也指在天坛公园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副教授却回复说李光耀在自己的书里也说自己造就了今天的新加坡,不仅环境完全不同,而且李光耀自己写估计也不会直接说“没有李光耀就没有新加坡”这类话。李光耀的两本自传我都是看过的,并没有见过类似的话,我想请这位副教授拿出真凭实据来,作为教授讲话应该更加严谨吧。
最后,我也想请大家去看看新加坡人呢的论坛,了解当地人内心的想法。新加坡人感谢李光耀的贡献是真的,但很多人对李光耀老了以后的一些言论并不赞同也是真的。如果新加坡圣淘沙公园来这么一条横幅,估计真的会被喷,还是用油漆喷。因为这并不是新加坡人习惯的表达方式。无论褒贬,新加坡人的表达方式更加含蓄,虽然喷油器的事情发生也不只一两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