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严惩违规过马路应注意几个问题

(2013-04-09 19:13:13)
标签:

800天环游地球

孤独川陵mkx

中国式过马路

杂谈

分类: 独行杂文
我在北京生活了近20年,在新加坡生活了近15年,而且从不开车,每天都会过马路。也许是巧合,我长期居住过的这两座城市都有针对违规过马路的处罚条例,新加坡早就有这样的条例,北京市最近才开始的。严惩违规过马路是件好事,不过应该注意几个问题,将北京和新加坡的情况进行对比,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了。表面上看,两地对违规过马路的处罚条例有许多相似之处,以至于我看其中任何一座城市的规定都能联想到另一座城市的规定。

在北京,过马路的行人或非机动车辆如果“闯红灯”,就要被罚款10-20元,如果没钱就要穿着绿背心协助警察半小时。北京的这个规定很可能借鉴自新加坡,新加坡的法律规定,违规过马路也要被罚款,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人还需要去参加社区服务。北京把社区服务改为穿着绿背心协助警察,其实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社区服务,虽然时间短了点儿。在这些相同点下面,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在新加坡如果横穿马路是没人管的,路口也没有警察。在这座城市里,每分钟都有人横穿马路,但还没听说过谁因为这种事情被罚款的。虽然规定的罚款数额高达200新币,也就是1000人民币,但既然没有人去罚,高额的罚款也就只是一个摆设了。为什么“有法不依”呢?这是因为法律越是严苛,执行起来就越是要慎重。法律利器要惩罚的是恶意违规者,严重影响交通的人,比如在同一地点来回“闯红灯”闯个没完没了,就可能被人报警了开罚单了。至于那些只是为了赶时间,又没有影响交通的人,则不用去管他们。北京在执行新法规的时候,如何拿捏执法尺度,将会是一个问题。

其次,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交通状况,基础设施建设要优于北京。别看北京高楼大厦很多,看上去很美,但真要说到老百姓的生活,的确没有新加坡方便。新加坡提供了行人许多其他选择,比如天桥、地下通道等等。天桥有遮阳罩,地下通道有时会有电梯,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都不算特别远,走几步就到了,既然如此何必“闯红灯”呢。北京一座天桥或地下道过去后,下一座就在天边了。如果供行人使用的设施不够多,又怎么能怪行人违规呢?这也将会是一个问题。

还有,北京的交通灯时间特别长,有些一次100多秒,我小时候的北京不是这样的,现在回北京我也无法适应。新加坡的交通灯没有长过1分钟的,因此大家会耐心等待。北京夏天晒,冬天冷,空气质量也一般,谁愿意等待那么久呢?虽然新加坡也很热,可是红绿灯附近往往都有青龙木,一种热带的参天大树,帮你遮住阳光。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原地不动半分钟都会无聊,何况100多秒呢,这不是要把行人逼疯么。所以这也会是一个问题。

最后,再扯点儿远的,有车的人和无车的行人,一般来说前者有钱,后者弱势,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里,前者应该让着后者,而不能反过来。平均来说,开车的人比走路的人钱更多,房子更大,智商更高,情商更牛,老婆更漂亮,老公更有钱。既然如此,不妨让着弱势群体。这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过比前面几个问题更难解决。


北京严惩违规过马路应注意几个问题
【新加坡横穿马路的人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