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冤枉:中式英语采访非洲官员的记者其实很可爱(图)

(2013-03-28 13:59:49)
标签:

800天环游地球

孤独川陵mkx

教育

杂谈

分类: 独行杂文
冤枉:中式英语采访非洲官员的记者其实很可爱(图)

最近一则央视记者采访非洲官员的视频忽然走红,采访中记者的英语发音和语病引发众多网友的吐槽。我在上网时看到其他网友在谈论此事,于是我找来了采访录像,想看一看记者的表现到底有多糟糕。网友对此事的描述比较夸张,使我相信记者的英文水准和我60多岁的老爸老妈有一拼,可是我看了录像后,感觉却没有那么强烈。虽然网友的言论有真实的一面,但实事显然被无限夸大了。

先说说记者的口音。许多网友吐槽记者的中国口音太重,我倒是觉得还好,这个记者虽然有一些口音,但英文说得声音响亮,也很有信心,这就足够好了。我不明白 为什么很多人都要追求口音,是中国5000年的“血统”影响了你们对纯正口音的追求么?世界在变化,人都越来越混血了,何况是口音。我自己的英文口音比这位记者好一些,这得益于中学时的外教,但我从不觉得有口音是问题。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小时候的Pi口音那一个重啊, 也没见大家就不喜欢看啊。

口音代表了你来自哪里,如果为了融入另一个社会,模仿当地人说话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生活在中国非要学美国腔或英国腔,就有些奇怪了,除非为了工作,例如播 音员。口音应该是一件值得你骄傲的事情,只要你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就不会刻意改掉自己的口音。以前看过爱德华诺顿演的《草叶》,他故意改 掉了自己家乡的口音,是因为他从小都狠自己的家乡,狠自己出生的家庭。所以我一直认为,口音不是问题,交流才是目的,只要你能说清楚,有点儿口音没什么。 当然,最好不要像少年派小时候那么重,那样会影响交流的。这位央视记者的口音完全不影响交流,说话又有自信,看得出来他很爱自己的国家,我觉得这位记者很可爱,兄弟我支持你!

再说说记者的语法。遭网友吐槽最多的一句话是记者对非洲官员的提问:“How do you see China's......”,网友们认为按照标准的语法,这个问题应该是: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a's......”,网友们认为虽然口语中对于语法要求不太严格,但“How do you see”的表述明显是中文的思维。据说持这种看法的人中甚至有英语专业八级的网友,这让我说什么好呢?其实记者“How do you see”的说法并没有错,对方能听懂就是最好的例证,说明生活中有这种用法。

我见过一些中国普通大学毕业的英文专业八级的人士,他们的英文都是书本里读出来的,到了实际应用中,不见得水平很高。
我19岁离开中国去外国读书,连四级都没过,但我自觉地英文并不比他们差。这件事就是个好例子,虽然书里的标准用法是“What do you think of”,但生活中说“How do you think”的人恐怕更多一些,至少是相当一部分人这么说。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see”代替“think”,例如:
1.“how do you see yourself?”(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2.“how do you see your future?”(你是怎么看待你的未来的?)
3.“how do you see the relationship of education and income”(你对教育与收入的关系怎么看?)

网友见到汉语中有“你怎么看”的说法,就误以为“How do you see”是中式英语了。其实不是这样,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英汉的结构都是SVO(主语动词宾语),日语则是SOV。英语和汉语在独立向前发展时,由于内在的相似性,就会出现相似的现象,例如“How do you see”代替“How do youthink”。其实不仅许多网友不明白其中的奥妙,就连一些中国语言学“专家”也有类似的看法,他们看到两种语言中有共同之处,就断定两种语言之间相互影响,这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用“How do you see”代替“How do you think”的情况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语言是发展的,是不断变化的。汉语也是如此的,英文也是如此。不过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英文中“How do you see”的使用频率远没有汉语中“你怎么看”高,这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汉语的语法比英文更为成熟,汉语5000年前就是SVO句式了,而英语从SOV转变为SVO句式才不过一千年,英文的很多语法和古汉语相似,例如英文中的比较句“He is richer than you”和现代汉语中的比较句“他比你富有”在语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和古汉语是一致的,古汉语中的比较句“季氏富于周公”和“He is richer than you”的结构多么相似。其次英汉两种语言中“see”和“看”,“think”和“想”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含义有微小的差别,这些也能造成使用频率的差别。(本文作者:孤独川陵)

中国旅客在非洲卢旺达住店难(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