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囧》和江南风格都是昙花一现

(2013-01-08 17:07:01)
标签:

800天环游地球

孤独川陵mkx

分类: 独立影评
《泰囧》和江南风格都是昙花一现


前几天看了一下《泰囧》,的确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里面还有几个我喜欢的演员,比如黄渤、徐峥、王宝强等等。和第一部《人在囧途》比起来,这部电影提高了不少,“再创作”的成份更高了。第一部影片大部分情节都是对1987年的美国经典喜剧《飞机火车和汽车》(Planes, Train and Automobiles)的直接翻拍,虽然与中国国情融合得恰如其分,可能是绝大部分情节都太相似了,例如他们一起毁了一辆车,同住一个房间,挤在一张床 上,都是在节日的时候出行,飞机都出了问题,火车也出了问题,汽车也出了问题等等。所以《人在囧途》就好像八九十年代的翻唱歌曲,大陆翻唱港台,港台翻唱日韩,日韩翻唱欧美。换一种语言,变换一些配乐,就能在异国他乡大红大紫,虽然是无限风光,却让人多少感到无奈,毕竟不是真正的创作歌曲。

电影也是一样,《人在囧途》就算是“再创作”,“再创作”的成份也很低,水平和另一部翻拍好莱坞影片的《我之女人心》一样,都是绝大部分情节照搬,甚至连演员的肢体动作也照搬,把环境换在了中国,融入一些本土的元素,就算是作创作,但创作的程度比较低,甚至连改编都算不上,“翻拍”这个词更合适。好莱坞自己也 翻拍过《飞机火车和汽车》前几年的《预产期》(Due Date)就是西方人自己的翻拍,翻拍的还不如原片精彩,狗尾续貂,尽管演员表演得不错。有些影迷误以为《人在囧途》是翻拍《预产期》,如果只看这两部影片,是感受不到“翻拍”程度有多深的,因为《预产期》修改了《飞机火车和汽车》里大部分情节和内容。

如果说《人在囧途》是“翻唱歌曲”,那《泰囧》就很不同了,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界“江南style”,有借鉴的内容,也有原创。和江南style借用西方的舞蹈元素一样,影片借用了原片的构思,两个背景差异极大的人一起旅行。效果也是类似的,江南风格风靡全球,《泰囧》风靡中国。不过《泰囧》的改变可能是被迫的,因为《人在囧途》已经把原来的情节都用过一遍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再用一次了。无论如何,《泰囧》放弃了原片中的大部分情节,已经很难看出原片的影子。除了“高福帅”和“吊丝”两个主 要人物,导演和编剧还弄出黄渤这样一个角色,让两人的旅行变成了三人行,加上泰国这样一个奇特的背景,影片不仅比《人在囧途》精彩,甚至比原片还要精彩。当然,也不好说《泰囧》超越了原片,毕竟原片拍摄于25年前,表现手法上有诸多局限。

《泰囧》的超高票房也说明(即便有水分,也还是很高),如今东西文化交流相当密切,一部影片想取得巨大的成功,完全本土化是不太可能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交流已经非常频密,一部成功作品不仅要有东方元素,也要有西方元素,不仅要有本土文化,也要有外信息。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原创内容,这样才能打造一部让绝大部分人动心的作品。 就好像鸟叔的江南风格一样,把西方的舞蹈用自己的风格跳出来,就能风靡韩国,甚至世界。我在欧洲,甚至在非洲,都有人在大街上对着我跳骑马舞。《泰囧》和江南风格走红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和推动力,都有很大的偶然性,它们即算不上经典之作,细节处理上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觉得鸟叔再唱出一首风靡世界的歌曲的可能性几乎是0,而导演徐峥再拍出一部有同样影响力的影片的可能性不大。《泰囧》成功与其说是导演徐峥的功劳,不如说是社会和中国电影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论如何,《泰囧》是个很好的开端,也许再过一二十年,全世界的人都会为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而着迷。有理由相信,今后还会看到很多更好的中国电影。

中国旅客在非洲卢旺达住店难(图)

关注川陵的微博 我写的两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