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lonelyplanetmkx孤独川陵孤独星球谢川陵南非背包开普敦 |
分类: 非洲51国游记 |
在钻石和黄金的主矿脉被发现之前,南非一直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几乎没有铁路,道路都很少见。人数处于劣势的新移民虽然有先进的武器,但他们所面对的非洲部
落也远比南美印第安人强大。非洲人更善于战斗,也没有被欧洲人带来的病毒击倒,为了牛羊和粮食,非洲人与新移民之间常常发生战斗。长达几百年的殖民都没有
真正统一南非,南非始终是几个白人共和国和和无数黑人王国各占一方的局面。
(这些黑人小孩来自不同的黑人部落,在20年前,他们是不允许在一起生活的)
臭名昭著的黑奴买卖和南非关系不大,南非距离欧美都比较遥远,成本很高。不仅几乎没有输出奴隶,由于本土黑人部落过于强大,殖民者甚至从印尼马来 和印度移入奴隶,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因此今天的南非,不仅有白人和黑人,还有印度人和马来人。在种族隔离制度取消后,政府开始推广种族和谐的理念。多元 文化的南非逐渐行程,他们的官方语言就有十多种。最为明显的是那些港口城市,白人、各类黑人、印度人、和信仰回教的马来人共享同一片天空,同一块土地。开普敦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据说一些地方电视台转播球赛的时候,常常每隔15分钟变换一种常用语言。
(不同肤色,同一个国家,开普敦某露天餐馆一角)
创造多元文化社会并非一日之功,种族隔离度被废除被废除还不到20年,年轻一代人可能已经拜托了枷锁,但老一代人多年的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中老 年人还是生活在自己民族的圈子里,印度和马来社群尤为明显。早就听说东非有许多马来和印度人,但没想会多到随处可见,因此不能将南非看作是黑人和白人的国家,亚洲人也有份,这也是南非的魅力所在,让南非更具有吸引力。这些亚裔多数居住港口城市的老城区里,和黑人相比,他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人数上明显劣势,经济上也不占优势。(开普敦市中心的穆斯 林清真寺门口)
(开普敦街头的击鼓者,他头上的帽子表明他是个拉斯塔法理教徒)
卖水果的中东老妇人,听说我要给她拍照,她还整理了一下头巾。
一天下午,我路过开普敦市中心最繁华的long street的一家酒吧,和两个年轻人聊了起来。他们问我哪里人,我说中国人。两位帅哥嘴里立刻蹦出两个城市的名字,北京和新加坡,我愣了一下,心想神算啊,我就在这两个城市长期居住过,这也让二位看出来了?后来才知道,他们并不清楚新加坡和中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这两位看我手里拿着的相机,以为我是媒体的人,虽然多了喝了几杯,但舌头没软,滔滔不绝地大谈种族和谐。种族和谐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是因为在过去这个制度给南非人民造成了很深的心灵伤害,他们很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如今在南非人们最讨厌的问题,并非“你薪水多少”,而是“你是哪个部落的”。
在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时候,温总理在美国讲话中指出,信心比资产更为重要。南非长久以来就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国家经济到底能不能成功,依靠什么成功?实践证明黄金和钻石虽然能让南非过得比非洲其他国家稍微好一些,但是不足以让整个社会现代化,即便是世界上近半的黄金来自南非,他们也无法解决高失业率的问题。他们需要某种来自于社会内部的动力,来维护社会的和谐,推动社会的进步。南非人无法像亚洲人一样任劳任怨的工作,更无法像机器一样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因此他们就从多元化的社会中挖掘潜力。
(手工艺品市场上,讨价还价的白人和黑人)
如果你看过印度英雄人物甘地的电影或者纪录片,一定会记得他从火车上赶下来的那段故事。他持有头等车厢的票,却因为是有色人种而要被迫离开。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南非。甘地为了印度族群在南非的合法权益斗争了20多年。曼德拉步他的后尘,不过老曼的二十多年是在开普敦以外的海岛上的监狱里度过的。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如今各个种族都平等了,然而白人依然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优势。高级场所里很少见到有色人种,虽然比前些年要多了许多。码头公园(waterfront)里的露天音乐广场里的市民也大多为白人,少数黑人通过通婚或接受高等教育也能进入社会的上层,可是大多数黑人依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然南非的黑人超过3/4,可是机场里的黑人最多也只有1/4。
我并没有科学地统计,但是走南闯北见到各种各样的人,在欧亚非三大洲,当你看到黑白组合的时候,如果白人是男性,那么他多半来自德国。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家也都说不清为什么,还记得一个著名的德国网球明星妻子也是黑人。(机场里的两对黑白夫妻,摄于南非约翰内斯堡)
(开普敦街头的人力黄金广告,这个年轻黑人的薪水想必高不到哪里去)
老城区市场街Greenmarket Square上的黑人
从左边数第2个是曼德拉的铜像
黑人警察
乘坐公交车的小孩几乎都是有色人种
从种族隔离到种族和谐,接受彼此的文化并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没有几十年的沉淀是做不到的,从新加坡的经验看,在短时间内进行种族融合的代价之一是,大家都不能太坚持自己的东西,互相都要有些让步,因此自身的文化继承上会出一些问题。南非的社会如何发展,我们试目以待
孤独川陵mkx http://blog.sina.com.cn/mkx
(这些黑人小孩来自不同的黑人部落,在20年前,他们是不允许在一起生活的)
臭名昭著的黑奴买卖和南非关系不大,南非距离欧美都比较遥远,成本很高。不仅几乎没有输出奴隶,由于本土黑人部落过于强大,殖民者甚至从印尼马来 和印度移入奴隶,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因此今天的南非,不仅有白人和黑人,还有印度人和马来人。在种族隔离制度取消后,政府开始推广种族和谐的理念。多元 文化的南非逐渐行程,他们的官方语言就有十多种。最为明显的是那些港口城市,白人、各类黑人、印度人、和信仰回教的马来人共享同一片天空,同一块土地。开普敦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据说一些地方电视台转播球赛的时候,常常每隔15分钟变换一种常用语言。
(不同肤色,同一个国家,开普敦某露天餐馆一角)
创造多元文化社会并非一日之功,种族隔离度被废除被废除还不到20年,年轻一代人可能已经拜托了枷锁,但老一代人多年的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中老 年人还是生活在自己民族的圈子里,印度和马来社群尤为明显。早就听说东非有许多马来和印度人,但没想会多到随处可见,因此不能将南非看作是黑人和白人的国家,亚洲人也有份,这也是南非的魅力所在,让南非更具有吸引力。这些亚裔多数居住港口城市的老城区里,和黑人相比,他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人数上明显劣势,经济上也不占优势。(开普敦市中心的穆斯 林清真寺门口)
(开普敦街头的击鼓者,他头上的帽子表明他是个拉斯塔法理教徒)
卖水果的中东老妇人,听说我要给她拍照,她还整理了一下头巾。
一天下午,我路过开普敦市中心最繁华的long street的一家酒吧,和两个年轻人聊了起来。他们问我哪里人,我说中国人。两位帅哥嘴里立刻蹦出两个城市的名字,北京和新加坡,我愣了一下,心想神算啊,我就在这两个城市长期居住过,这也让二位看出来了?后来才知道,他们并不清楚新加坡和中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这两位看我手里拿着的相机,以为我是媒体的人,虽然多了喝了几杯,但舌头没软,滔滔不绝地大谈种族和谐。种族和谐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是因为在过去这个制度给南非人民造成了很深的心灵伤害,他们很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如今在南非人们最讨厌的问题,并非“你薪水多少”,而是“你是哪个部落的”。
在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时候,温总理在美国讲话中指出,信心比资产更为重要。南非长久以来就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国家经济到底能不能成功,依靠什么成功?实践证明黄金和钻石虽然能让南非过得比非洲其他国家稍微好一些,但是不足以让整个社会现代化,即便是世界上近半的黄金来自南非,他们也无法解决高失业率的问题。他们需要某种来自于社会内部的动力,来维护社会的和谐,推动社会的进步。南非人无法像亚洲人一样任劳任怨的工作,更无法像机器一样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因此他们就从多元化的社会中挖掘潜力。
(手工艺品市场上,讨价还价的白人和黑人)
如果你看过印度英雄人物甘地的电影或者纪录片,一定会记得他从火车上赶下来的那段故事。他持有头等车厢的票,却因为是有色人种而要被迫离开。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南非。甘地为了印度族群在南非的合法权益斗争了20多年。曼德拉步他的后尘,不过老曼的二十多年是在开普敦以外的海岛上的监狱里度过的。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如今各个种族都平等了,然而白人依然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优势。高级场所里很少见到有色人种,虽然比前些年要多了许多。码头公园(waterfront)里的露天音乐广场里的市民也大多为白人,少数黑人通过通婚或接受高等教育也能进入社会的上层,可是大多数黑人依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然南非的黑人超过3/4,可是机场里的黑人最多也只有1/4。
我并没有科学地统计,但是走南闯北见到各种各样的人,在欧亚非三大洲,当你看到黑白组合的时候,如果白人是男性,那么他多半来自德国。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家也都说不清为什么,还记得一个著名的德国网球明星妻子也是黑人。(机场里的两对黑白夫妻,摄于南非约翰内斯堡)
(开普敦街头的人力黄金广告,这个年轻黑人的薪水想必高不到哪里去)
老城区市场街Greenmarket Square上的黑人
从左边数第2个是曼德拉的铜像
黑人警察
乘坐公交车的小孩几乎都是有色人种
从种族隔离到种族和谐,接受彼此的文化并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没有几十年的沉淀是做不到的,从新加坡的经验看,在短时间内进行种族融合的代价之一是,大家都不能太坚持自己的东西,互相都要有些让步,因此自身的文化继承上会出一些问题。南非的社会如何发展,我们试目以待
孤独川陵mkx http://blog.sina.com.cn/mkx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