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看过这部影片了,今天重新看过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于是提笔以影评的名义讨论一下什么是幸福。
这部片子很写实,也很精彩。影片上部写了燕子在香港做妓女的生活,下部写了她回到东北后的生活。于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上半部分是中国人拍出来的,我会鼓掌称赞导演的自我批判精神,可是上半部分却出自香港导演的手,因此也就没什么希奇的了,反倒体现出香港人对大陆人的一些错误理解,虽然是写实,但毕竟是局部,而不是整体;如果下半部分出自中国导演的手,那也就没什么了,但是却出自香港导演的手,让人不禁佩服陈果抓住东北人的性格和东北人的生活特征的本领。东北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呢?豪放但是太好面子,丧失了自我批评的能力。
陈果的片子在国内是铁定被禁的,可能是因为其中无论是台词还是画面都有太多政治影射,即使没有政治影射,他片子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价值观念也是大陆审片人员无法认同的。就说榴梿吧,本片中赋予了它一定的象征意义。榴梿的特点是外表坚硬可以用来攻击别人,打开后臭气熏天,唯有吃起来好吃。这种东西对于香港人来说是个宝,但是大陆人却对它不感冒,没有品尝就断然拒绝。
让我们探讨一下有关幸福的话题吧。问个问题:燕子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戏剧到香港淘金,但是淘金不成去在香港做了三个月妓女,后回到东北重新从事戏剧演唱时,你觉得这是一种讽刺,悲哀还是幸福?导演想要表现出来的不是讽刺就是悲哀。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无比的幸福。每个人都会在人生路上走些弯路,只要弯得不是太过分,都有回到正途上来的机会。不要觉得这些弯路没有意义,这些弯路教会你如何珍惜,教会你如何去对待你得到的东西,一句话,教会你如何创造幸福。如果你的路是别人安排好的,那么很可能没有幸福可言,或者幸福中残留着遗憾情和平庸感,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年轻的心的人们。即便有短暂的幸福,很快也会被时间拖垮,丧失新鲜感。燕子当初如果没有离开戏曲学院,她可能生活得很痛苦,每天感叹自己没有出去闯荡过。就像那个叫她燕子姐姐的可爱的小女孩一般,对去南方闯荡充满了各种幻想,对目前的生活强烈的不满。可是如果她出去了,也许和如今的燕子一样,知道眼前的平静是来之不易的。如果导演想往这个方向发展,应该不让燕子离婚。我在广西和妓女聊谈的时候她们也说过,“退休”后都想有个稳定幸福的家庭。经常看到报纸上面批评那些衣食无忧的年轻人不好好学习,不知不觉走到了悬崖边缘。其实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些人不走到悬崖边缘,怎么会知道什么是“安全”呢?有些人离开学校后工作几年又进了学校;有些人在上学的时候玩了过去,但是进入社会后知道落伍了以后,从此奋起直追。燕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本来可以再次去香港三个月的,再次利用自己的青春和肉体赚取金钱,但是她选择的继续唱戏。她学会了制造幸福,珍惜眼前的一切。
我很喜欢和这些“浪子回头”的人交朋友,他们多数社会经验丰富,考虑问题成熟。
mkx
2003-1-6于飞柏山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