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东(7) 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2006-09-05 00:41:28)
标签:

mashad

伊朗

马尚德

什叶派

穆斯林

孤独川陵

孤独星球

谢川陵

旅游

背包

分类: 中亚西亚22国
Mashad是什叶派穆斯林最重要的圣城,好像麦加在逊尼派心目中的地位一样重要。但是对于非穆斯林的游客来说,很容易会有失望的感觉。因为虽然异教徒可以进入这座城市,甚至进入圣殿的广场,但是要想进入广场内的任何一个清真寺都是非法的,甚至很多小广场也不允许异教徒光顾,这对于那些习惯于穿行于宗教场所的游客来说的确让人很难以接受,特别是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不是那么容易达到,飞越千山万水却看不到真佛的确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不过能进入圣城已经是一种恩赐了,想想看吧麦加和麦地那方圆数公里内都不可以有异教徒。根据我的经验,进入圣地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本文在介绍Mashad的同时,将重点讲一讲我个人的经历。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由于等阿富汗的签证,我这座城市待了三日三夜,这给了我充足的时间了解它。Mashad在历史上只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普通的城市,由于地处平原,这里非常容易被敌人侵略。大约一千三百年前,什叶派的第八位伊玛Imam Reza被逊尼派的哈里发囚禁并最终毒死,当时哈里发的统治中心在今天土库曼斯坦东部的Merv,为了不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哈里发在夜间将伊玛的尸体偷运到Mashad埋葬。从此以后这里开始成为什叶派信徒朝拜的地方,并且进一步发展为什叶派的中心,对于什叶派来说朝拜1次Mashad等于朝拜麦加xxxx次,这种数字游戏在穆斯林这个宗教里屡见不鲜。

来这里旅游需要一些勇气,你第一天来到这里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里和伊朗其他地方有着一个巨大的区别,那就是这里几乎没人会说英文,几乎所有的背包客走到这里的时候都会晕头转向,甚至连酒店老板这样的人都不会说英文。可能他们有太多本地或者阿拉伯生意可以做了,所以没有压力学习英文。找酒店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花了足足四个小时。虽然圣殿附近几乎都是酒店,几百家酒店客栈,但我走遍了圣殿附近的各个角落,所有老板都不接受我这个异教徒,个别愿意接受的都开出天价。我估计原因如下,首先接待一个外国人,或者非中亚人,十分麻烦。有更多本地生意做,何苦在我神圣浪费时间?其次我要住单人间,而这里的旅店大部分房间都有两张以上的床,因为来这里朝圣的人都是搭帮结伙的,那么租给我岂不是亏钱了。最后,我不是穆斯林。我是早晨六点抵达mashad的,办理了阿富汗签证后大约九点多,我从九点多找到十二点多才找到一家愿意接收我两天的旅店,第三天不让我住,以为他们要接待本地客人。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我坐在机场的地上对着笔记本写这行字了。没错,今夜我在机场度过,剩下将近十美金的住宿费用,且明天不会迟到,一举两得。倒不是我在乎那10美金,而是旅店实在难找。在Mashad只有个别几家旅店肯用大约6-7美金的价格接待外国人。我住在Hotel Nasr,经过坎价我拿到了6万伊朗里拉一天的价格,女老板是个很不错的人,会说个别的英文单词。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今天你看到的Holy shrine以及其周围的建筑已经不是当年的建筑了,成吉思汗,白匈奴等等草原上的王者先后扫荡了这里,穆斯林内部的斗争也曾经给这里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加上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为扩建等因素,我们能看到的都是最近几百年间的建筑,最老得也不过一千年左右。我去的时候正赶上大兴土木的时候,甚至连我要找的旅店也被拆了。扩建的部分完全是钢筋水泥的,再也不用担心地震的影响,从施工使用的材料看,这个工程花费了相当多的银子,我终于知道伊朗卖石油的钱去哪里了。我没去过麦加,不知道那里有多么奢侈,在Mashad,几平方公里大小的圣地的地面完全用上等的大理石铺成。核心部分的Holy shrine完全用的是金砖。泰姬陵和这里比简直就是蚂蚁和大象的差别。由于胜地内严禁相机,所以我在远处只拍摄了一些照片,要想看胜地内的样子可以在网上搜索照片,这也许能够帮你领略圣地十分之一的光彩。

虽然明文规定非穆斯林只能参观某些庭院和广场,但是实际上你能够参观所有的庭院和广场,前提是你穿的非常保守,最好不要太引人注目。我是从shiraz street那条路进入圣地的,在大门口我就被警卫拦了下来,警卫给一个叫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office的地方打了个电话,对方让我听电话,和我说了几句话,大意是说他可以帮我了解更多关于胜地和什叶派的东西。我一向不请向导,但是记得lonely planet上说过这是一项免费服务,所以我也就答应了。不到五分钟,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他可以说流利的英文,找这么一个人在Mashad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带我去了他们的办公室,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厅里有一个小电影院,外国非穆斯林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看一段录像。其中有一些holy shrine每部的镜头。最后你可以索取录像的拷贝,工作人员还会送你一个光盘架子以及一些书,这些都是免费的。其中一本杂志是批判美国的。工作人员最后会告诉你,尽快离开这里,绝大部分圣殿都不对非穆斯林开放。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你大可不必把他的话看得很严重,只要你足够隐蔽,没人知道你是不是穆斯林。而且很多本地人很乐意带你去看holy shrine,我们需要避开的是警卫。这里的警卫一般都40岁左右了,眼睛没那么好使,如果你真想领略一下holy shrine内部的样子,建议你在夜里穿黑衣服带着帽子,应该没人能够认出你来。我从哪个office出来,看看左右没人,就开始向胜地的中心靠拢。在穿过了几个院落后,我来到了holy shrine的面前,我尽可能地装作和穆斯林一样。穆斯林进入一个院落,会先亲吻木门,然后用头顶门,我也这么做了,不过没把握好火候,碰得我的头晕晕乎乎的。我去的时候太阳正好落山,众多信徒在院子里做礼拜,夕阳染红了金塔。我夹杂在人群中,我发现人越多对我越有利,顺着人流参观了几乎所有的庭院和广场。也透着玻璃观看了holy shrine的内部。其实我不是没有机会进去,但是我觉得还是尊重穆斯林的意愿比较好,既然我已经欣赏了所有的院落,而且透过窗子观赏了holy shrine的内部,那么就不要太得寸进尺了。Holy shrine的内部和shiraz寺庙的内部结构类似,所以没有机会新上holy shrine的同志们,可以去shirazi碰碰运气。那里的内部装修和holy shrine相仿。



空中俯拍,周围四个蘑菇云形状的东西,是进入胜地地下的环形公路,整个胜地已经被淘空,下面是地下通道。


一个蘑菇云形状的入口


这么鲜艳,肯定是少数民族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他们可以不喜欢美国,但是人人都喜欢可乐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大门上有监视器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磕头时用来垫头的小砖头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伊朗历史上虽然有过辉煌的三个波斯帝国,但是他们的民族英雄却是一个拿破仑式的人物。他的名字是Nader Shah,一个出生在第三帝国覆灭时期的战神,你在伊朗今天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他的画像,他的头像和负伤后在河边饮水的形象可以在伊朗任何一个城市里见到,人们把这些形象制成毛毯挂在墙上。他的铁骑踏遍阿富汗和印度河平原的每一个角落,就连德里的珠宝也被他抢走(原本属于波斯帝国)。画像里他眼神中的那股坚毅,早已融入今天伊朗人民的性格之中。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在阿富汗领事馆申请签证还算顺利,领事还搞了个面试,不过他不会说英文,于是请一位在外面帮人写申请表格的先生来翻译。领事馆里的下层工作人员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申请得很顺利。我真想塞点儿钱给他们。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就连这里也有天主教堂,什叶派也没有那么极端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一家银行的门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用色彩鲜艳的鸟儿求签,这种方法肯定从东方来的吧。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这是一座苏菲派的清真寺,是mashad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也是理论上唯一对游客开放的清真寺。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诗人费尔道西的坟墓,英文名字Ferdosi,我坐乡村巴士去的,一路上晃了有一个多小时,我的车费是几个伊朗的学生支付的,他们非要给我买。此前我听说过伊朗有一种让外人很摸不到头脑的社会交际规则,当地人称之为Ta`arof。大概意思就是中国的客气,店主常常说不要收你钱之类的。有时候他们对于游客是来真的,特别是钱不多的时候。因为这里碰到一个游客不容易。我早就听说过Ta`arof,因此把随身带的一张巴基斯坦的民信片送给了这几个学生。后来他们还和我合影留念。墓园里有一个博物馆,我进去的时候他们让我买票,我说里面有啥,他们也讲不清楚,最后干脆让我免票参观。里面还有一幅我国友人赠送的锦联,上书费尔道西先生千古。管理员以为上面是日本字,我纠正了他的错误观念,他允许我拍下这件收藏品,留作纪念。他们这里太偏远了,一般除了重要人物来访,外国人很少来这里。
http://www.huasing.org/gallery/albums/mashad/08_G.jpg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TITLE="中东(7) 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

http://www.huasing.org/gallery/albums/mashad/09_G.jpg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TITLE="中东(7) 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



在墓园外语到两个有意思的人,一个乞丐,一个街头音乐家。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下课后的伊朗女大学生,这里的女性明显比首都附近的要保守多了。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在最后一天的晚上,当我离开holy shrine准备回旅店的时候,在我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伊朗马路上都是些技巧高超的疯子,所以一个会讲流利英文的本地人就非常自然地在过马路的途中和我交谈起来,也非常自然地邀请我去他家做客。Lp上经常提到当地人请游客到家里做客,因此我欣然接受。在他的家里我见到了他的家人,品尝到了伊朗家庭自制的茶和点心。后来就不对劲儿了,开始推销我地毯,最后给他个面子,买一个乌兹别克的帽子,3个美金。后来他开车把我送回了城里,一路上还怂恿我去买珠宝。那天晚上要去机场过夜,因此我饱餐了一顿。
中东(7) <wbr>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在机场,工作人员看我是要过夜的,就让我去祈祷室睡觉,那里有地毯。在这里过夜不但省下6个美金,而且我住的那家旅店也不允许我住第三天了,这里的旅店很奇怪。第2天早上,我在机场的银行换钱,我只有大约7个美金的伊朗Rials,结果工作人员给了我一张10美金的纸币。。。。。这种事情在新加坡不可能发生的。在飞机上我要了一个靠窗户的位置,我上了飞机发现,自己的位子已经被占了,说了半年那人才把位子还给我。在飞机上我拿着相机拍照,旁边那个人竟然告诉我飞机上不允许拍照,空姐会查。其实他是嫌我拍照太多,影响他看风景。下面两张是阿富汗的兴杜库什山脉,从mashad到阿富汗的kabul,单程160多美金。

http://www.huasing.org/gallery/albums/mashad/84_G.jpg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TITLE="中东(7) 伊朗什叶派穆斯林的麦加" />

如果过几年我不写个什么后记,此篇就是伊朗的最后一篇了,我要感谢那些所有帮助过我的伊朗兄弟们,还有那个在tehran到mashad火车上,和我一起分享他老婆为他准备的食物和水果的兄弟。你的老婆真好,给你准备了将近10种水果,或许是伊朗水果太多的缘故。虽然我不习惯你们的腌黄瓜,但很喜欢你给我的小甜柿子,比北京的好吃。

mkx 2005年12月于Mashad
xiechuanling@tsinghua.org.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