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傀儡之战

(2007-04-04 22:15:22)
分类: 都市褶子

刘德华在公众面前的谦逊,我是亲眼见过的,他可以半蹲在地上和并不熟悉的导演在公开场合交谈,要知道那位导演可是坐在椅子上的,而且估计也没有想到刘德华能如此这般,所以有点点儿僵在那里。刘德华这个年龄段了还有那么一副好身材,我也是羡慕死了,当然我也估计他在饮食和运动上肯定要辛苦死了。所以刘德华在公众面前真正是一个有道德、有礼貌、讲文明的好青年的形象,这样的形象肯定招惹很多女生。让很多女生热爱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女生象杨丽娟这样的热爱确实让刘德华的公众形象不好摆了,他不能太关心人家,否则就是怂恿过激行为,但是他也不能太不关心这个事情,否则还是有些冷漠的感觉,不像他一贯的风格。在这个事件上突出的暴露了两个问题,其一,做大好人大帅哥的明星比较其实更痛苦,做名人难,做帅名人更难,做有道德的帅名人难上加难是也;其二,这么一个事情其实提醒了名人以后要有更加“危机处理”的能力,也给一些公共关系公司提供了新的业务领域。

最初关于明星的魅力传入我那个时候还是幼稚的心灵,大概是1980年代知道迈克尔·杰克逊的现场演唱会总要激动死个把人的样子,我完全不知道演唱会为什么会死人,所以搞得云里雾里不得奇妙。但是不管怎么样,杰克逊先生还是可以一路唱着,算不得踏着牺牲者的尸体前行的悲壮或者麻木。所以明星弄死几个人其实不算什么!但是杨丽娟事件的复杂性质完全超乎了所有正常的范围,甚至也超越一般的脱序性质。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父亲,这个父亲从头到尾就成为最为奇怪的形象,他最后的死亡成为最大的暴力,这个暴力其实就是他要证明他是一个父亲,一个可以为女儿牺牲的父亲,一个以最后的牺牲证明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无上的拥有。我想这个“女儿”其实正是被这位父亲和刘德华这位“别人”(第三者?)的交战中推到了极端的困境。现在,杨丽娟出面索赔的行为正是这个困境的最恐怖的演出,她的索赔既不能证明她是FANS,也不能证明她是孝女了,而这个双重的名号却让这个女生最终扮演出这样的角色。

在这里,我觉得归根结底是这不是一场偶像与FANS的战争,在根本上这是一场最苦情的家庭伦理剧所要歌颂的“悲情”的变形记。因为正常的书写是这位父亲承担经济的压力,不断培育女儿,这位女儿发奋,终于成为歌手,在最后那位一直是女儿心中的偶像和这位女儿同台演出,老父亲泪流满面后一命呜呼!如果,剧情是这样的,虽然也是一个父亲的死亡,但是观众给出的都是眼泪和掌声。可惜,现实中“父亲”这个角色彻底不按牌理出牌,让家庭伦理的重负彻底转为负面演出。

在这里,刘德华其实本来不用置身于任何道德的两难处境。首先,如果他不是完人,那么他就可以残酷,甚至是毛病一堆的摇滚明星之类,那么也没有单纯姑娘跟着瞎颠。一个人要成为圣者一样的完人就失掉了其实完全可以具备的防火墙和免疫能力。其次,作为危机处理的方式,当这个女孩一家都到香港了,到了这位“父亲”导演的演出到了最高潮的时候了,刘德华几乎是被动的参与了演出,而且忘记了和他演对手戏的其实是那位“父亲”。这场游戏的还演出两个男人之间感人故事的高潮桥段的,但是刘德华的团队却没有如此推动。我猜测,刘德华低调地被动进入这场演出是因为他觉得如此才能有真正的“道德高调”,虽然,这种“高调”是被所谓道德感驱策的一种懦弱演出而已,最终还是让一个大悲剧被揭开盖子。

偶像圣人一样的演出遇到一个父亲将“自我证明”变成恐怖演出的时候,这场如同恐怖分子成功出演的日常行为真正的裂缝是什么?这场战争真正的战场是什么?难道不正是现在连大多数参与论述事件的人所同样背负的“道德”的暴力性质,“道德”趋势你成为哪一个,你被这个“欲望”牢牢控制,成为早已死掉的傀儡。

 

2007-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