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理? |
这个世界很复杂,人以外的世界不论,就是人世间还是很复杂,但是把复杂的世界做得简单一点,就可以避免很多议论,而且也可以有一种你的、我的都一样的世界大同感。南非白人导演,GAVIN HOOD很年轻的脸孔,兴奋地站在7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领奖台上,感谢了一串人,但是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还有感谢其他的提名影片,说这个奖也是颁给他们 的,因为我们的电影都一样是写爱、宽容和人性。这句话把一个复杂的竞争问题搞得很纯洁了。我个人要更喜欢今年金球奖的最佳外语片,那部《天堂此刻》,虽然因为时间问题,我只看了这部作品的一半,但是还是主观地喜欢了。可是,GAVIN HOOD的话和孩子一样的表情,让我也只能说,“嗯,人性的,太人性的!大家都好人性!”
后来,有一天看了这部获奖的tsotsi(《黑帮暴徒》),知道它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没有看过小说,所以就没有办法讨论电影文本中是否存在着转译的问题。所以,我盯着画面说自己的印象。最深刻的印记是大量的滤色镜的使用,滤镜使得南非城市的贫民窟浸泡在一种人工的暖调中间。这种影调风格的使用也让影片主角黑人黑帮小头目的房间和那位黑人小奶妈的房间充溢着一种暖调。或许,这种暖调在现实性理由,导演可以规定为煤油灯或者蜡烛,但是在视觉文化的传统中,这种影调我可以读解为斜射入的阳光,如同大量宗教主题的绘画。
这部电影从视觉影调上暗示了一种潜在的宗教意涵。非常值得讨论的恰恰是导演却避免了直接使用一种宗教的/基督教的传统视觉元素和构成原则,因为这样就会导致了“政治正确”上的尴尬局面,导致了文化殖民和种族主义的指责的潜在可能。可是,这部作品却充满了更为深度隐藏的读解的诱导机制。一个极端的例子:每次加入的Kwaito音乐,在表面上是黑人流行音乐,但是其中的作用可以看成是加入了宗教性的音乐作为烘托,也如同歌队在希腊戏剧中的作用;另外,那位被强迫成为奶妈的黑人女人用碎的彩色玻璃片做成的吊坠饰品,这种彩色玻璃和饰品都可以导入到教堂和基督教传统的理解,尤其,这个女人的家门也是由彩色玻璃拼贴。
今年奥斯卡的评委终究以多数人的民主方式,拒绝了对巴以问题的讨论,《天堂此刻》是关于棘手的人体炸弹的议题的。《黑帮暴徒》的胜出的最大可能性是种族问题是也个既敏感但是不棘手的问题,很好表态的问题,于是看一个黑人在黑人的拯救下获得拯救,就完全可以高尚的白人鼓掌致意。这部电影把一个世界搞得如此肤色纯洁,搞得如此一维一元,真像一个大童话。记得日本动画片,The Voices of a diatant star,一开始一个小女孩认为世界就是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你看只有人性到天真才有美好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