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忆教师】散忆况老师对我的“语文教育”
(2012-09-10 23:24:22)
标签:
素笺轻抒教师节农村教师冥王星宋客 |
散忆况老师对我的“语文教育”
一直有个设想,就是每年教师节回忆一位我的老师,他们都是平凡的,普通的,甚至不妨多少都有点“瑕疵”。但是一直都搁浅没写,第28个教师节来临,我就开始第一篇吧,写让我懵懂中阅读苏醒的况老师。
我小学的时候,在学校里,和同伴亮经常考试是第一第二交椅座,乃是我们村赫赫有名的“两宋”,我们互相帮助和促进,互相比着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在哥哥的指点下,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甚至还在钻研学习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那时候比较自满,以为语文就是会记字词会背诗文就行点缀功课,以为学习主要就是学习数学,可是算术我们早就运用得很娴熟了,那时也最喜欢和他们钻研讨论奥数趣味题,初中不是学习方程么,我们现在差不多会了啊?那还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后来发现还有好多海洋,比如几何啊、函数啊,物理化学啊,始知“轮船之奇、沧海之阔”,天地为之一新,觉得学习真有趣,还有这么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初三后,觉得学习的东西又差不多吧,去高中后,又发现自己肤浅,原来还是刚学皮毛,逐渐学着学着就理科日渐西斜,文理分野跛腿严重了,当然这是后话。
初中在镇上,我家离镇上比较远,走路就需要一个小时的样子。车子也是只有特定时间段才有,如果错过了时间段,比如值日打扫卫生,比如老师临时分配任务,那只能走回去了。有段时间我每周五下午值班,几个伙伴等着我一起回家,等打扫完教室,班上其他调皮的家伙都垃圾不倒,偷偷溜走,剩下给我做,那时很胆小,不倒就怕老师训,只能自己为人民服务了,清理他们没扫干净的地带和倒完垃圾,就和伙伴们回家。冬天时候,寒风猎猎,走着走着没到家天就黑了。可见,那时候我就是一个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好人,为后来成为孝感“著名的好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还好不是每天都回家,开学两三周后,就需要住校上早晚自习了。我想,那时候不搞素质教育,早晚自习照常上,每天虽然有点累,但按照老师的步骤步步前进,觉得也是很有趣的。谁知多年后,提倡素质教育不上早晚自习了,学生综合素质也不见得就怎么“提升”,书本轻了,头脑也空了,家长都很苦逼地找这名师那培训班见人就叩,恨不得认贼作父,这才怀念充实而美好的“那时候”。
那时候是我第一次开始离家在学校住宿,我们没有像十年后的麻城今日某些地方带课桌和凳子上学,但是住宿条件差,一二十人住在废旧的大教室里,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需要带床,带被子,吃的更加要带。周末时候,就和亮一起,他带着家里的两条板凳,我带家里的两扇破门板子,此外铺些稻草,盖了被子,视为住宿地也。住的地方一般,吃的呢,是自己买铁饭盒淘米蒸饭吃,放学来晚了,高年级瘪三同学就会乘水摸鱼,看到饭盒就当自己的取走,吃完一扔,饭盒被盗事件层出不穷,可是学校领导除了信誓旦旦一句“王道加霸道”口头意淫威胁后,别无他法,我们很多时候兴冲冲放学回来或者早上起来取饭盒的时候,会是“两处茫茫皆不见”,郁闷可想而知。不特此也,夏天,食堂蒸饭处卫生条件不到位,蚂蚁会沿着饭盒爬进去参观,蒸饭时候他们就黑密密尸体散在饭盒里,让你“食欲不振”。夏天菜也容易馊,腌菜盖着放三四天,菜盒内四周就开始白毛茂盛,没办法,扒开扔掉,接着吃而已。
总之,从此,我初中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吃饭和住宿里很多“无言的伤害”就成为生活中最大的“劫数”。那这种劫数里,,如是反复,时间的消耗,令人精神逐渐恍惚,瘦骨嶙峋一如吸鸦片的。还好长得不高,不然就以为我是嫖娼的。
在这样的心境下,况惠玲老师就走进了我的视野。她是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况老师也教过我哥哥,哥哥说,况老师教书很好。怎么好,他没说。
一次雨天,冒雨从宿舍那赶去学校上早自习,路上见到况老师,她见我们没打伞,只是停顿一下,在人群中望了我们一眼,说,怎么不打伞?来一起打伞!当然那时候是很胆小不敢和老师“同一片雨伞下”的。可那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却温暖着我,在我吃住“劫数”中获得最大的消解,觉得有好老师在,学习为主,苦头都是暂时的。
新凤霞的一篇文章,写到“‘糖娘’病故了。”况老师课堂上问我修辞手法,我答错了,况老师反问一句,我依旧也不知道是什么,内心很是惭愧,心想我怎么也不知道咧,况老师讲解后,我很认真地听着,也一直记着,直到现在。我也引以为戒,更加认真学习,那个时候,词性、单复句,短语结构等等很多基本知识我如饥似渴地听着、记着,在我世界里语文的天地也逐渐扩大起来,原来语文不就是背课文会写字词而已,还有这么都好玩的东西。
语文一学期有八单元,每一单元就来一个测验,况老师测验有个规定,就是会奖励每次考试前五名的人,那时候几乎我每次就得来了一个扉页盖着大红奖字的笔记本,这样才知道我的语文原来是那么好,所以逐渐也总有意无意地花时间去看语法,去背诵词语诗词,书本各个角落的诗词词语我都很关注,不自觉中给我有两个影响:
一是重视注释,对有注释本的重要权威著作都看重下面注释,会看注释是对学好语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注释里五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课文以外的知识,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
二是关注课本死角认真看书。以后对我高中学习文科尤其是历史,都有很大的帮助,文科副课一切诗词歌赋,我都力争背诵下来,对自己的古文积累有很大的好处,高考文综里我的历史基础题能打满分也是在初中学语文的时候影响我的这一注重基础的好习惯。这两个影响促使大学时候就能够在钱理群等著的《中国现代当文学三十年》上纠错达十处而得到钱先生的亲笔回信了。
也是很注重表扬我,但不过誉,我的座位就不总是在最前面,很多时间就是在后面。
我是素不练习书法的,见过我的字的人,都敬而远之。可是事实上,况老师教我的时候,我那时候语文作业都做得很好,字都工工整整地写,况老师每次给我们批改作业都是打一个好字,一学期下来,我语文作业基本全部是好,看着胜利感油然而生。后来,学校要求每班推荐前五名作业做得好且字写得好的拿去全校展览,况老师居然还推荐我,一再在班上点名批评我字写得好,作业也做得最认真,好多漂亮女生课后来要求参观我作业本,让我美美乐了一把。后来况老师没教我了,我字也荒废了,中国也因此少了一位孝感著名书法家。
另外一个重要的对我的影响就是要求我们写周记。那之前还不知道什么是作文,总觉得写书的人都不是人,都是天赋异禀的世外神仙。小学时候,虽然也写作文,可在我印象里,作文就是凑字数,最多按照老师要求凑字数的时候加几个修辞,再大不了就说老师喜欢说的漂亮话,凑到一定程度,就行了。况老师教我们后,要求我们写日记,每周末上交,她批改,周一后接着写。在逐渐写周记时候,我才逐渐知道自己和自己说话的重要性,对我小学到初中的那一段有趣幼稚的生活做了一个素描,知道写作文就是自己和自己说话,也逐渐理解说自己想说的该说的话。而更重要的是老师对我们周记的评改,字句不在多,一两处纠错,三两句点缀,或横批或眉批,或鼓励或引导,无疑间对我们的思想是很大的影响的,知道语言沟通的魅力,逐渐在内心萌生出一些梦的种子。我初一写日记后,断断续续写了部分,后来初三后,一直写到高三,写到大三,在写到毕业三年后,也许幼稚,也许无聊,可写日记自说自话多少对我修身养性是一种莫大的好处,使我青春年少那些戾气得以化解,那些梦想得以保留,而这,最美好的回忆得以实录。
后来,我记得那年中考,我虽然考得不理想,但120分的语文,我是114分的,算是那年那个小乡镇语文最高的。
读高中时候,听说况老师又调去小学教书后,还教学生跳舞参加县里的比赛。
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后,混沌中工作的第一站,就是去农村学习支教,居然鬼使神差地分到我以前的初中,和况老师做了同事。人生的诡秘总是说不完,而在那种沧桑的格调中,我自觉不自觉中,会选择况老师当年教我对我影响最大的几点来作为方法教育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