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文忠教授的“熨斗烫罚教育”

(2010-12-19 15:28:03)
标签:

钱文忠

熨斗烫罚

宋客

教育

钱文忠教授的“熨斗烫罚教育”

 

文\宋客

 

作为在农村执教过的普通老师,看到首页“幼儿老师拿熨斗烫罚孩子”的新闻,我是感到悲哀的。在这堆新闻里,叫嚣必须严惩的有之,总算大快人心。也许我不是一位好老师,在农村教师也有很多无能为力的内外环境因素,我是懂的。在悲哀中,翻看别的新闻吧。

 

钱文忠日前应湖北黄石电视台的邀请,在黄石理工学院举办了一场讲座。签售过程里见了黄石的多位小记者,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其中有一位问钱文忠:“您认为读《弟子规》有什么意义?(大致如此)”钱文忠看孩子很可爱,就问他:“您读了吗?”孩子回答:“没有。”钱文忠说:“那您先去读,读过才知道”。

之后,一小记者认为钱教授以一句话来搪塞,是与自己所讲的《弟子规》相违背,是没礼貌的,写了篇短文以示不满。钱教授有点生气,就在2010-12-17 08:43:15写了篇博文《黄石的小记者,您怎么会学成这样?》(注:钱教授博文后来删除了,在博客留言那有评论痕迹),怨道:希望有人告诉孩子们,特别是对于记者而言,轰动效应绝对不能靠断章取义,甚至歪曲虚构来取得。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看到这件新闻后,我就又想起这则幼师拿熨斗烫罚孩子的事。

孩子们没读弟子规,一句“那您先去读,读过才知道”的应付,无论是不是敷衍小记者,身为礼仪天下谨守弟子规的伟大教授,无论是怎么忙碌和疲惫,自己对学生们的一点耐心和热情、爱心和诚心是得躬亲示范一下的,所以我同意这么一个跟帖的观点:大人不计孩子过。孩子们没读弟子规,所以你才有市场。学而不厌,是对学生来说的,孩子们似乎做到了。但是,诲人不倦,你对教师教授说的,您做的确实欠妥,您还不觉得吗?不觉得外在博客上再发这篇声讨下下记者的博文,说明您没有反思精神。吾日三省吾身,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涵养,尤其是国学人文涵养。您真的读过弟子规了吗?没读的不要提问,对孩子们来说是粗暴的,您知不知道?虽然但是下雨,但您肯定没有淋雨,因为,您身上没有雨泽啊。当然啦,你偏要问小记者动机,说什么是受人利用,说的不是自己的话,脑被洗了等等,我也没办法。但是,作为“弟子规”的传人这时候也该发挥一下“教授规”,对这些“特殊的”学生正好利用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来启蒙启蒙的。再说了,纵使小记者有问题,当时孩子问的问题的确是个问题,你问答的的确显得敷衍和傲慢,你不可能在小记者问问题说一句话就知道孩子们有问题吧?

 

专家教授对学生就是那种简单的教育方式和启蒙态度,难怪区区的一些教师对待学生也会那么粗鲁嘛。而我这样说,貌似在给拿熨斗烫罚孩子的幼师(据说还是社会人员——一有事就说这人是社会人员,不是正式职工,这是发生问题后中国一些机构管用的台词)鸣不平。不是的。对那名幼师,我的态度和大家一样:严惩不贷。

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教育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事实上呢?父母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借口去打工去工作常年累月不在家里不陪伴孩子,社会打着为了孩子一切的借口在物欲下没有切实保护好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教育部门在为了一切孩子的口号下乱制规章下摧残了多少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啊。

幼师的“熨斗烫罚教育”要不得,钱文忠教授的“熨斗烫罚教育”要不得,整个社会的这种“熨斗烫罚教育”也是要不得!

 

 

说明:新浪博客独家原创作品。纸媒登载请联系作者并寄样刊。网上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你够无耻,那就算我白说。

欢迎访看宋客博客,欢迎关注宋客微薄.个人联系方式邮箱 :songzhihong2005@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