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白子女平阳伯禽留守孩教育宋客 |
李白和他留守的孩子
——学匪派宋客教育考古学资料之一
By \ 宋客
唐朝天宝七年(748)春天。金陵。
江南草长,群莺乱飞。那是个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季节。诗人站在窗前,心想东鲁家中春耕了吧?我家那龟山北面的田园由谁来耕种呢?窗外,桑叶一片碧绿,春蚕快要结茧了吧?自己三年前离家孩子在身边看着我种植的那株桑树长得怎样啦?子女还好吧?现在自己浪迹江湖,天涯漂泊,壮志未酬,举目茫然,不禁衣衫尽湿。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今天看来,这是首很典型的“留守诗”!这首诗哀婉凄绝,字字皆血,读来怅然感人,相信很多人看了这首诗尤其是为人父母者会感动。
作为当过班主任老师的宋客,在“为人父”的立场读了之后,感动了之后,就想到班上那些留守的孩子,于是就冥想起李白子女是什么想法了。
而这些,当然需要侧面来寻找了。
李白娶许氏在开元十五年(727),这在学术界渐趋统一,但是李白长女的出生时间却是众说纷纭,比如依据郭沫若的考证,李白长女生在开元十六年(728),子伯禽生在开元二五年(737);据葛楚英考证,李白长女生在李白“一上长安”回来后的开元二十年(732)左右,子伯禽生在开元二五年(737)左右……对这些我都没兴趣再去细考孰是孰非。我想说的,如果就郭沫若的:
|
2-4岁 |
6-7岁 |
11岁 |
14-16岁 |
17-23岁 |
|
|
|
|
|
|
|
|
|
|
|
|
|
|
|
|
PS:
本来排版好的表格,发半天也都显示字数超过了,其实还没两千字呢。哎。就把表格的衣服给“脱”了,没有在word排版的漂亮,把我也整得没信心啦。叹息一句: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