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者风范74:股市征战,资金就是你的士兵

(2008-06-05 02:52:29)
标签:

财经

股票

股市

士兵

散户

赢利

理财

作者:王炳森

        股市征战,资金就是你的士兵

股市就是战场,资金就是你的士兵

只有在赚钱的情况下,你才能从容以对,信心满怀地投入战斗。古人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败而后求胜要“胜之而求战”,不能“战之而求胜”。


   本不想阐述这个问题,但在“你不理财,才不理你”之全民理财时代,把自己感悟而来的心得说给有志交易的博友当是一种善举,也有美妙的快感。我曾留意观察过许多人,他们在“如赌场似战场”的股市中纵横并没有在意,或者入市久了,谈忘了出发的誓言。同样作战散户被称为股民,为了盈利许多人热衷于电脑软件或股市秘籍,却忽视基本常理,很少问自己:什么是股票?为什么要开股市?干嘛不直接称赌场?


   对待输、赔与赚,其实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一种是“赢不起输得起”,是小市民意识很重的一种心态,往往是小钱大钱,时不足取;另一种是“赢得起输不起”,又称“买涨不买落”。


  “牛市冲,熊市要缩是一种对待损失的态度,在出现阳线时要买,出现阴线时要卖,也如水皮先生一贯倡导的“大涨大卖,小涨小卖,不涨不卖;大跌大买,小跌小买,不跌不买”的操作策略。现实中,也许我们永远得不得到某种规避风险的秘籍但应常常保有一种直面股市的坦荡胸怀。再延伸至人生拼搏,顺势时乘胜追击,逆境时止步为赢,以及“我拿青春赌明天”不一而论。


  今天股市又跌了,正如周一的上涨。涨涨跌跌、跌跌涨涨才是股市的核心特征。最近,A股市场在3300点到3800点之间反复震荡,踏准节奏的高手或者习惯“高抛低吸”的操作者反而成为收帐的良机。但绝大多数散户却是仰天长叹——涨的时候追进去就套住了,再跌时没资金又无法再战,抑或是涨得时候怕大涨不出货,跌的时候怕再跌又不敢进货而左右失局。我体会,股市理论和炒股心理结合起来运用攻守兼备的正收益率原则,既不激进也不保守,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守兼备,就会稳定地、稳妥地在股市中盈利如此顺势而为就是顺应股市的内在规律,就是做正确的事儿、炒自己的股,利润也就随之而来了,这不仅是自然而然的事儿,也是散户炒股的最高境界----“久炒必赢”。


  在对待像炒股、炒汇和有一定赌博特制的这种事关重大、具有高风险的营生上,一个心怀理智、头脑冷静的智者必然遵循和贯彻了“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等巴菲特理论的人。实施分配制的资金控制,采用高抛低吸、循环滚动等有效方式,始终保持自己的篮子里有鸡蛋,维持自己的盘子里有资金,就是打仗时你保有预备队或战场轮换,就是将军出征时总有卫兵,就是规避股市的短期风险、就是拥有了避免一败涂地的杀手锏。


   股市中保有资金就是战场上拥有精兵。不论赚时赔时、涨时落时,哪怕瞬间满仓了,收盘时也要腾挪出资金来。有资金就有希望。


   股票市场不是赌场是因为股市代表着某种意志。这就要求我们在股票市场中不能只是“埋头拉车不松套”,还要“抬头望路方向明”。要看看市场上在鼓励什么,抑制什么?要听党的话、听政府的话,学会领会管理层的意志,才能放心让“士兵”去冲锋陷阵,而不是战场上无畏地伤亡。不领会意志,你怎敢长驱直入?不信任“士兵”战斗力的指挥员,在这个战场是不会有胜算的。

 

纵横股市这个战场其实用不着削尖脑袋四处打探小道消息,台面上的公开信息和最普通的新闻公报,常常是我们判断市场能否操作中最关键、最明牌的策略。如果你不能利用桌面上的大陆消息获利,那么这个市场对你是无效的。要想在战场上生存,当牢记和不断审视这一点。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忽视最基本的东西,正如人们常说的:“股市没有专家,只有赢家与输家。”股市上涨了你不一定非要卖最高价......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赚钱了并保有现金,你就是赢家。

 

仅凭感觉猜测或者道听途说就想在股市中赚钱,其实与盲人摸象差不多,从表面上看炒股很简单,现实中却有许多朋友“屡败屡战”,“屡败屡战”虽然浸透出坚韧不拔的斗志,终归是精神可佳,损兵折将地让钱吃了亏。


  经常见一些散户朋友,把股市中各种技术曲线记载在笔记本上,把各种电脑软件使用的十分娴熟,但还是屡战屡败。没有赢利,没有现金,就是战场冲锋时没有了士兵,自然拾不到战利品。


  从根本上认识股市的残酷性,用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健康、积极的股市知识,就等于接种了股市疫苗,从此具有了战胜“屡败屡战”的免疫力。

因为直接和金钱有关,股市才有了一种可怕的魔力。

因为直接和人性有关,输赢才有了一股神奇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