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自己
总有个细节让你刻骨铭心;
总有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
活着,为什么?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履行着内心的诺言,标注着存在的注脚。财富、爱情、事业、名利、社会、责任......事实上,在我们出生时脐带与母体剪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如箭离弦。
五一假期看美国大片《荒野生存》的光碟,片中主人公克里斯以二十出头的年华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轨迹,让观者心灵震撼。克里斯抛开一切奔向自由,那是一种几近疯狂的自由,没有金钱,没有人际,没有家庭,甚至没有名姓,美国的评论说他选择了剥离,我看也是一种逃避,剥离后的克里斯虽身轻如燕,驰骋自由,用短暂人生点亮的生命苍穹虽燃烧火红,必也是流星划过。
五一节后的第三天中午,驱车前往八宝山东礼堂参加涌金系掌门人的告别式。八宝山东礼堂的广场上摆满样式统一,全部为鲜花扎制的花圈;十几辆首汽大巴在院外依次排开,许许多多从各地赶来的亲朋好友和涌金系人员几乎全部西服革履,我11点到达广场排队半小时后才三人一排地进入告别厅行礼。
与该掌门人道别的队列不时有人哭泣,参与签到告别的人士均获赠一本线装白色精致小册子。册子封面一朵祥云旁,逝者的妻子写有一段寄语:“东,你在天堂,请转达我对上天的感恩,把你赐予了我。妻。”寄语瘦金体印刷而成,情真意切。册子扉页上是逝者平静微笑的照片;正本是作家余华撰写的悼念文章和逝者最后的留言《写给我最亲爱的人们》。沁透某种细节与力量。
有报道说,近两年八宝山没有过这么气派的告别场面。与会的知名人士和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网上报道很多,恕不赘述。进入告别厅门口有人专门提示关闭手机和代存摄录设备及存包,记者们没有进入告别厅,里面的情况便报道甚少。进入告别厅正面是一副用魏碑体书写的对联:
上联是:巍巍东去春水一江涌相思
下联是:堂堂英才天河九曲金不换
与涌金掌门人相识是因为他的哥哥,对于他的了解也没有对其哥哥的多些,但其谦逊、绝顶聪明及在金融证券市场上大佬级的人生轨迹与余华、金岩石等名家的文字印象是吻合的。记得,小时候学过的老三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套用这句话,感觉逝者离去的自绝方式仍是无法解读,但一个人的离去造成中国股市两只股票停牌,几只股票震荡的壮烈又是谁能轻视得了的呢?
一个27岁投身商海到41岁离世的金融奇才,不仅谱写了中国市场经济史上的财富神话,也在股海风云中留下了用14年光阴,积累财富上百亿的典型案例。这些天我一直感慨——从财富巅峰到人生谷底原来只有一步之遥。
人生在世沧海桑田,万事难料,修佛的人说:“万事都由天,半点不饶人。”可谁能晓得哪些是天意,那些属人算呢,信手捏来,掐指算去,懵懵懂懂。
有学者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你不该啊!想的真明白,做的真糊涂!仰天长叹孰之过,俯首低吟罪如何。一个在股世的震荡中崛起的金融奇才,退一步也能踏着彼特.林奇的足迹淡出股市,又何须如此轻生?我在想象你搁笔后走向死亡的一刻,不知面带微笑,还是面无表情?在那挥之不去的压力之下,你撒手人寰,难道我不该问问这“压力”何以如此无情……”
在白色精致小册子里有新浪网没有公布的遗书部分,逝者呼吁人们重视心理疾病,减少自我压力。
今日再说此事,源于电影《荒野生存》的艺术震撼,出于对电影内外逝者短暂而有力生命的敬畏,逝者的选择也许是从肉体到灵魂的一种自我放逐。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束缚与压力让人们无法振翅,也许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番属于自己的难言之隐,放逐情节也许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但真正的放弃与释怀绝非易事。
人总有倦怠的时候,这和财富多少并没有关系。有的人为了理想,常常是刚上路就忘记了要去哪,也有的人只知要去哪而丢掉了生活本来的韵律,如同强迫自己的逝者。
释放自己,应该是心灵的而不是肉体的。留给我们的思考也许是一生的。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独不一定不快乐,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
电影《荒野生存》最后,主人公克里斯逝去的风掠过阿拉斯加寂静的山峦,克里斯用生命写成的信仰声明同样给琢磨释放自己的人们以人生启示:
“如果以为快乐人生来自人际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上帝把快乐放在我们四周,大自然能给生命以真正的力量,我们所做的只是改变一下视角。”
我们试想,金钱是财富,快乐同样是财富,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更是人生的宝贵财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快乐愉悦同样是生产力,学会用温暖的眼光看世界,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美妙。
拜伦的一首诗被电影《荒野生存》的导演用做开场白。现在,我借来用作此篇的结尾:“天径之林,常有乐趣;无人之岸,几多惊喜;世外桃源,何处寻觅;聆听涛声,须在海里;爱你,爱我,更爱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