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宇宙》之心智体验
(2023-02-28 21:35:39)
标签:
读书感悟杂谈 |
分类: 读书感悟 |
20世纪80年代,卡尔-萨根主持拍摄了13集电视片《宇宙》,获得巨大成功,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几十个国家上映。其同名图书《宇宙》长期雄霸《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全球销量达上百万册,经典著作《暗淡蓝点》也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宇宙》一书将科学思辨和人文精神结合,从我们身边的锁事追溯到万物的开端,从浩渺的宇宙视角审视人类自身。本书在天文、生物、化学和地理学之间进行“异花授粉”,将科学与历史、艺术、人类学和哲学交织,向我们描述了宇宙前生今世。
《宇宙》洋溢着科普著作中难得一见的人文关怀,以阔大的宇宙视野,炽热的谦卑之心,对自然、人类的命运发出止不住的关切。仰观宇宙,俯察人生,《宇宙》带来一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养成课。
卡尔-萨根如是说:
我们DNA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还有我们吃掉的东西里的碳元素,都是曾经大爆炸时的万千星辰散落后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星尘。
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存在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的荣幸。
太空浩瀚,岁月悠长,我始终乐于和她分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个时代。
我们默默无闻,沉浸在无尽的浩瀚里,没有一丝线索显示,除了我们自己,还有谁能拯救我们。在宇宙戏剧中,我们不是主角。
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
卡尔-萨根(1934—1996),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理性思维和浪漫幻想的捍卫者。普利策奖得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外星智慧交流组织会长,NASA杰出公共服务奖章得主,获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共福利奖章、美国物理教师协会奥斯特奖章,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主席,第2709号小行星用“萨根”命名,设计并主导先驱者号“地球名片”和旅行者号“星际唱片”重大太空探索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