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博弈”已经超出气候变化范畴
(2022-04-11 14:44:30)
标签:
董秀成能源财经 |
分类: 学术观点 |
“碳排放博弈”已经超出气候变化范畴
目前,“碳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议题的核心关键词,与其相关或其衍生而出来的相关词汇更是层出不穷,比如碳交易、碳市场、碳税、碳边境调节税、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碳汇、碳核查、碳足迹等等,还有与其极度相关词汇诸如巴黎协定、气候变化公约、气候变化、气候博弈、绿水青山、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等等。
如果你没有听说上述词汇,或者你还没有关注这些话题,或者你尚未思考这些议题,那么可以说,你已经落后这个时代了。
然而,碳排放的内涵、渊源、背景、影响究竟如何,恐怕还是难以全面了解,尤其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利益冲突和博弈等深层次的问题获得全面理解,并非易事。
目前,围绕碳排放议题,国际社会、国内党争、行业之争、企业之争,已经是客观现实,尤其对于国际社会,可谓矛盾多多,明争暗斗,此起彼伏,一场针对碳排放的国际博弈正在全面开打。
在“碳排放博弈”中,欧洲作为气候变化的全球引领者,表现显得更加突出,比如燃煤电站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下,市场竞争性已经逐步丧失,不得不相继实施关停措施,个别国家还宣布要弃核,今后要逐渐关闭核电厂,不再建设新的核电厂。
中国最为世界大国,需要大国担当和全球使命,也提出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因此火电机组年发电小时数逐年下降,而且在碳交易政策、控制煤炭和价格等限制下,火电企业面临巨大挑战,未来发展空间正在逐步缩小。
对于世界上第二大碳排放大国,美国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反复和矛盾,党派之争加剧,由于共和党和民主党竞选剧烈,轮流坐庄,因此反复加入或退出相关国际气候协定,备受全球关注。碳排放成为美国两党政治博弈的核心议题,你进我退,一方积极推动,另一方不屑一顾。
客观上讲,直到目前,气候变化谈判依然面临困难,任重道远,预计还会面对挑战,因为尚未完全取得一致意见。
比如,碳排放前四大国中国、美国、印度和俄罗斯尚未确定一致目标,彼此之间存在冲突或矛盾,博弈将继续持续加剧。
在上述四国中,目前有明确碳中和的目标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但美国一旦出现政党执政更替,很有可能再度出现反复。印度和俄罗斯目前尚未提出具体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变数。
如果仅仅依靠欧洲,无论采取何种激进措施,比如实施“碳关税”大棒等严格政策,都无法真正起到关键作用,而不见硝烟的碳排放国际“大战”有可能愈演愈烈。
围绕“碳排放博弈”,欧洲国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试图主导“全球气候治理”格局;有些国家,志在经济发展,不甘受限;有些国家,左顾右盼,消极被动应对。
联合国气候大会年年召开,但年年吵闹,收获有限。
在大会之外,暗流涌动,在科技、资金、贸易等领域竞争,博弈趋势日益加剧,山雨欲来风满楼。
发展中国家也难免卷入全球碳排放博弈之中,不得不在国家产出函数中强行增加碳约束条件,还需要应对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国际规则和国际公权力所强加的额外约束条件。
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博弈,发展中国家如何坚守底线,维系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就是面临的严峻考验!